赫威刚:于底人——怀念父亲

父亲二零零零年仙逝,骨灰埋葬于于底村西,中国南水北调大河西岸。他可以天天看着长江母亲的一泓碧水滋润着故土,一定是安心了。时任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的崔凤鸣同志,委托石家庄铁路分局专人赴家吊唁。二十一年了,一直想写点东西来纪念老人家。

他是石家庄铁路分局邯郸机务段“5348”机车组司机长,全国劳模,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一九二零年父亲出生于获鹿县于底村。家里很穷,曾经跟着我奶奶沿街乞讨。到了上学年龄他很想上学,我爷爷只让他上到小学四年级,便让他去于底街小饭馆当小工,打烧饼、烙大饼,挣点钱补贴家用。那时于底村是获鹿县十大集镇之一,沿街南北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各种农民买卖很是繁荣。方圆几十里能言善辩、远近闻名的爷爷赫老明,其独生子竟然木讷(ne)寡言,只做事,不说话。但他内心并不安静,晚上在如豆煤油灯下,文学、历史、物理、化学无不涉猎,如饥似渴,含英咀华,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显然是将灵气深藏于内心。有一次爷爷染衣服,口袋里一些纸币没有掏出来,一起染了色,懊悔不迭。父亲只说了一句:“给我试巴试巴吧。”爷爷给了他,瞥了他一眼。他用自学的化学知识配了药水,进行了漂洗,居然翻新了。这大大出乎爷爷的意外,少有的夸奖了两句。他知道鲁迅,看过鲁迅的书。我至今保存着他当时居然能买得起,精心读过的泛黄发黑的,三十年代出版的四卷本《三国志》,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他的名字:“赫同春”。日军侵华后期,他到石家庄铁路机务段做司炉,开火车。我曾问他日本工头对工人怎么样,他说稍不如意就拳打脚踢。短短时间,他竟能够粗说日语,阅读日文火车技术书籍。一九四七年石家庄甫一解放,就到新生的铁路机务段上班,继续开火车。

伟人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实践,从亲身体验中得来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经历了一场特大事故,应该说是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他开着一列数千吨的钢铁洪流,从太原开往石家庄,经过西栗村道口前,减速,鸣笛。因为路旁建筑物造成盲区,看不见有什么人要经过路口。护路人这时应该放下栏杆,不许有人通过。突然一队全副武装满载士兵进行军事演习的车队过路,护路人早吓傻了眼,不敢放下栏杆阻拦军车。瞬间一辆军车被撞翻!一个军官满脸杀气,把枪口指向他的胸口,吓出他一身冷汗,好在没有扣动扳机。他被停职,脸色苍白,神情恍惚,在家休息。如果没有减速,如果没有鸣笛,如果……,是要上军事法庭的。经过铁路局和军方的调查,排除了司机的责任,恢复了工作。我看军方和护路人都有责任,军方更大一些,难道组织者不知道要过铁路会遇到火车吗?为什么现在军演都要提前进行公告?高速行驶的火车和飞行中的飞机有什么区别?一瞬间的疏忽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责任真的比山大啊。

六十年代初, 他被抽调到邯郸机务段,在“5348”号机车上先做司机,不久又做司机长。一个机组九个人,三班倒。机组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始终处于待命状态。那时开的是蒸汽机车,司炉不停地往炉膛里填煤加水,烟熏火燎,水、灰蒸腾;两边各坐一个司机,不错眼珠地进行瞭望和操作。有任务时提前通知,换上一身油污的工作服,被人们称为“煤黑子”,到值班室待命。他仍然是少言寡语,不善言辞,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他就是实打实地干活,善动脑筋,总是能比别人的机车干得出色。从未见过他向人说过他的工作成绩,但从工友们赞叹的口中,佩服的眼光中知道,他的机车在段内百余辆机车中各项指标处于最优状态。他经常执行中央领导专列和军工运输任务。也是从他的同事口中听到,他们和中国铁路上的一杆旗帜——“毛泽东号”机车组,多次进行交流并合影。真不知道他这个不善言辞的司机长是怎么和毛泽东号交换意见的。但仔细一想也就理解了,那个年代主要不是靠嘴皮子,靠的就是实干。你日复一日把火车开的安全、平稳、准点,设备运转优良,能把同事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你把石油从地下多快好省地抽上来;你把庄稼种得高产、优质,你就是优秀,得到国家的信任和尊重,给予极高的荣誉。工人阶级已经不是简单的“打工仔”,是大写的“人”。我和妈妈都未从他嘴里知道他什么时候被评为全国劳模,什么时候被选为全国党代会代表,什么时候去北京参加“九大”,也不知道开会回来有没有和在什么场合传达会议精神。倒是听说河北电台要采访他,事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个稿子,反复念了几遍。录音时到底结结巴巴,记者无奈摇头,终未播出。“5348”里曾经出了不少人物,有的去参加坦桑尼亚铁路建设,有的提拔到铁路领导岗位。从北京铁道学院老三届毕业的崔凤鸣,分配到“5348”做司炉,后来先任石铁分局党委书记,后任北京路局党委书记。

五十年代家里曾买了一辆德国造的自行车,好骑,轻便,结实,在国内不多见。有一次在邯郸市骑车,碰到一个人非要求卖给他。父亲不卖,那人死缠烂打跟到家里,不给就不走。见他实在想要,只好卖给他,要九十元,那人要给一百元。父亲坚持说:“九十元!它只值九十元。”最终九十元给了他。至今弄不明白,他为一什么说它只值九十元?

在邯郸工作二十年,组织上见他年纪大了,安排他从机车上下来,转为干部在办公室工作。仍然是兢兢业业,整天忙东忙西,大事小情十分热心,高度负责。快到退休年龄时,他向组织上提出要求调回石家庄。组织上说:调回可以,但要由干部转为工人,离休改为退休。这不是处分吗?简直是岂有此理!估计接待他的是个刚来没几天的小年轻人,大概也不太清楚他是谁。如果他分辨一下,不行就直接找段领导,再不行就去找分局领导,也不会提出如此蛮横无理的要求。但他只说了一个字:“行!”并按要求写了个“绝不后悔”的保证书。回老家就是他的最高目标。于是被安排到石家庄正太饭店旁边、大石桥对面的铁路生活段看大门。这里是司机们待班、吃饭、洗澡、休息的地方。他仍然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开火车、坐办公室一样,绝不出现一丝纰漏。

一九八零年他退休了,放弃市内生活,一刻不停回到于底村居住。“于底”村名的来历,是这里位于古太平河沿岸。不知从哪个洪荒年代开始,太平河到了这里分成向东和向东南两个方向的流水,于底一带自然形成了一座狭长的土堤。这堤坝形似鱼,本地人取谐音,将村子称作了“于底”。

老家、老街、老乡亲,门前的下马石、干涸的太平河道,埋在地下多半截的古石桥,春天飞舞的榆钱花,夏日的蝉鸣蛩唱,秋天压弯枝条的大红枣,冬日皑皑白雪映衬下的炊烟,这一切深深吸引着他。

回去干什么?修庙。于底村北有个重胜寺,初建于后周,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叫“虚云禅林”,气势恢弘,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仿唐建筑,弥勒笑佛中间坐,微微俯视,普度众生;四大金刚列两旁,面容恬静,慈眉善目。九零年以前它可不是这样,千年古庙被荒废,古佛不知在“文革”中被哪些好心人埋在地下;五十年代是村里小学校,我在这里上到三年级;然后是生产队六小队的仓库,破败不堪。

重胜寺南二百米,是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永安桥,飞架于古太平河上。桥上数百年形成的车辙、脚印,青石栏板上的雕花,有说不尽的美;桥拱正中高浮雕的巨嘴凸目、孔武有力的吸水兽,震慑着西来东去的河水;五十年代还是春有流水潺潺,夏有暴雨捲着冲下的杂物滚过;桥南有康熙年间的穿心阁、古钟楼、土地庙、娘娘庙;逢年过节鼓声咚咚响彻全村。这一切曾经组成一幅和谐的唯美画卷,现在仅存着破败的石桥、旗杆和挂钟石。

父亲身在中国铁路产业大军几十年,自然有工人阶级的风骨,但骨子里、本质上还是一个朴实的中国农民,深深眷恋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热土。每天早、午放下饭碗,就和两个志同道合的老头去老庙里干活。在那个还没有几个人理解和在乎的年代,凭着老胳膊老腿,拿出他们所有的气力,清理残砖破瓦、枯草烂木,从地下挖出古佛,在村里挨家挨户募捐重修重胜寺,从清晨忙到天黑。居然还知道一次次跑到河北省佛教协会,诉说重胜寺历史,建议将佛协迁到重胜寺办公。在要求他将离休改为退休时,为什么不知道分辨一句呢?

功夫不负老头们,竟然说动了佛协,真的迁来于底。2005年初,柏林禅寺主持和香港旭日集团老总杨勋来此礼佛,发愿捐资,投资数百万,新建大雄宝殿,终于迎来今日胜景。

又一个不知:身为中共“九大”代表的他,为什么退休以后来到偏僻乡村,一心一意,痴心不改,将余生献给佛教事业?

二十年来,我深深后悔、遗憾和惋惜的是,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和他多聊聊天,说说话,探讨他的精神世界,他的经历细节,内心的感悟、成功和失误;为什么决然淡泊于“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满足于“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为什么没有收藏下他很有意义的诸多物件?

每一个有阅历的老人,都是一座有形和无形的宝库,需要后辈们去发掘,去认识,去传承。他们风风雨雨中的甜酸苦辣,说它是诗就是诗,说它是远方就是远方,说它是风景就是风景。

他去了,我知道他和佛在一起,和“5348”的老伙计们在一起,和于底村的乡亲们在一起,脚下踏着熟悉的乡土,一个永远的于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