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影视: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第七十四集 调查研究(下)
中红影视: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第七十三集 调查研究(上)
中红影视: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第七十二集 警卫主席(下)
《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纪念文集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纪念文集座谈会现场。(中红网陈胜摄)
活动现场。(中红网陈胜摄)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胡木英致欢迎词并讲话。(中红网陈胜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撰稿人金戈讲述了以《感恩,山峁峁上生命之花的守护神》为题的讲话。(中红网陈胜摄)
“延安娃”李小莉讲述了关于《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讲话。(中红网陈胜摄)
北京世纪坛医院原神经科主任屈晓霞讲述了多次去边缘地区义诊和黑木周的故事。(中红网陈胜摄)
北京市世纪坛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央医院纪念文集编辑代表金星讲述了编写《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一书过程和意义。(中红网陈胜摄)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文青委副主任周吉平总结本次座谈会。(中红网陈胜摄)
活动组委会向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政治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赠书。(中红网陈胜摄)
向撰稿人赠书。(中红网陈胜摄)
座谈会结束后,嘉宾们对《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纪念文集产生浓厚兴趣。(中红网陈胜摄)
《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纪念文集座谈会合影。(中红网陈胜摄)
中红网北京2021年9月25日电(陈胜)今天上午有一群特殊的“延安娃”,他们相聚在北京现代研究所一层楼会议室,召开《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纪念文集座谈会,共同回忆了他们及父母们在延安中央医院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中央医院的子弟、在中央医院出生的、关注中央医院历史的延安儿女们。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胡木英讲话。她说,非常高兴在疫情期间,能有机会跟大家见面。因为往年每年有一次团拜,大家可以互相见面,这两年疫情以来,大家见面机会少了。
建党100周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能赶上这个时间是我们的幸福。中国共产党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和代价,建立了新中国,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随着时光的流逝理解越来越深了。在毛泽东时代,虽然生活条件各方面艰苦一些,各方面都很困难,但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现在回想起自己,从出生到成长到上学,这个过程都是非常幸福的。
她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特别在医疗改革方面,老百姓是有很大意见,医院看病太难、费用太高。我觉得我们共产党对医疗卫生改革应该走的方向是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第一。我们共产党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在中央医院出生的“延安娃”们,用自己的体会认识来宣传延安精神。
她强调,我们今天开这个座谈会,我想给大家说的心里话,我们再不说,再不讲真的,后面的年轻人就很难想象到。所以我们有这样的义务来宣传。通过这次座谈会,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参加故事团去讲、去宣传。我们更要投身到下一个百年的奋斗中去,希望大家仍然保持这种革命精神,继续发展、弘扬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撰稿人金戈讲述了以《感恩,山峁峁上生命之花的守护神》为题的讲话。她介绍到,延安最困难的时期,中央医院只有一块马蹄表。规定专人每个小时敲一下钟,整个中医医院给病人准时喂药、按时注射。后来,经过多次实验,他们用沙漏来计时。
感恩中央医院的医生护士给了我生命,让我健康的成长。我们要继承延安精神,要学习延安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学习他们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还要宣传,希望把延安的故事告诉年轻人。宣传我们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宣传我们延安精神。
“延安娃”李小莉讲述了关于《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讲话。她说,我是早产儿,刚生下来身体虚弱,当时医疗环境差,没有保温箱,中央医院的护士医生们就在我头上放一个热水袋,把沙子炒热放在布袋里,放在我四周,保持温度。由于沙子散热很快,他们时刻都注意着沙子的温度,把葡萄糖水和稀释的奶水用水滴管一滴一滴的喂我。母亲产后没有奶水,抱回家,就用延安小米熬出来喂我,邻居都说我是“米汤娃娃”。当时隔壁的林伯渠夫妇看到这个早产儿,长得瘦小,又没有奶水吃,就把自己每天的半斤牛奶给我吃。作为延安儿女的我,永远不会忘记中央医院的救命之恩,不会忘记延安人民的养育之恩,不会忘记林老夫妇的哺育之恩,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好女儿。
北京世纪坛医院原神经科主任屈晓霞讲话。她说:”我的母亲在党的培养下,从一个大字不识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延安中央医院妇产科的助产士,一名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一生忠诚党的事业,不怕牺牲,鞠躬尽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在她热爱的助产士岗位上,为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平安,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干了一辈子”。”继承延安精神、永远不要忘本 !就是父母对我们七个子女的最高要求”。”七个子女中,我受母亲影响最大,因为我是医生。” 2008年5月退休后,就加入了为老少边穷地区义诊的志愿者队伍,十四年来,先后二十次到西藏、宁夏、甘肃、青海、云南、四川、广西、内蒙古、陕西等西部老少边穷地区,为当地群众义诊服务”。十几年的义诊活动中,亲身参加见证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带给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巨大变化”,”也看到精准贫困给当地教育、住房、道路等方面带来的翻天复地的变化”!做为一名医务工作志愿者,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志愿义诊工作与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伟大中国梦联系的如此紧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后继续做好医务工作志愿者,就是我的使命;发扬延安革命精,讲好延安中央医院的故事,就是我的使命!″
北京市世纪坛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央医院纪念文集编辑代表金星讲述了编写《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一书过程和意义。她说,文集收集了纪念大会领导的讲话;原中央医院老同志的回忆;“延安娃”的记忆;专家学者对中央医院的研究论述;西安儿童医院饮水思源举办系列学术活动的文章组成。文集还收录了延安时期《新中华报》、《解放日报》有关中央医院报道的历史资料;中央医院当年的医疗工作资料;文集还附录了近年查证落实的中央医院机构沿革及工作人员名录以及在延安出生的延安中央医院子弟名录;还收录了中央医院珍贵的老照片和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多年来纪念中央医院活动的系列照片。
延安儿女联谊会张秀岩、徐蔚为和我3个在中央医院出生的“延安娃”承担编委,把每一篇收到的文章都加以整改。如,97岁的张翘同志第一个交稿,他写了3篇文章,我们为他整合成一篇,有诗、有文、有对延安精神的理解。骆行同志晚年曾经写过多篇回忆文章,我们帮她把曾经的故事归纳到一起,丰富了她的这篇《我的延安记忆》。每一篇文章都得到主编李忠全老师的认可,成为精品。初步完成的文集经过反复修改,得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政审好评。先后校稿六次,特别感谢李忠全老师耄耋之年亲力亲为、辛勤劳作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才有了今天的这本文集。纪念文集内容丰富,有收藏价值。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文青委副主任周吉平讲话。他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觉得出版《人民的医院,伟大的精神》的这本书,对我们来弘扬延安精神,学习延安精神,认真的践行延安精神,教育我们的年轻一代继承和培养好革命传统,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很好很生动的教材,一定和大家一起好好的学习,为我们弘扬延安精神作出积极的贡献。
活动组委会向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政治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健在的中央医院老同志、撰稿人赠书。
中红影视: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第七十一集 警卫主席(上)
学百年党史 传红色基因——朝阳区委党校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 暨红色诗歌咏颂会
学百年党史 传红色基因——北京朝阳党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暨红色诗歌咏颂会,2021年9月2日上午在朝阳区委党校大礼堂举行。(中红网金梅摄)
党课开始,大家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红网金梅摄)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刘红雷致辞。(中红网金梅摄)
中共朝阳区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委副校长李燕梅在汇报党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红网金梅摄)
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右三)等嘉宾为朝阳区委党校校史馆揭牌。(中红网金梅摄)
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中)向朝阳区委党校赠送陈毅元帅诗集。(中红网金梅摄)
朝阳区委党校青年教职工在朗诵陈毅元帅的诗:《感事书怀:1.水调歌头·自叙》、《2.七古·手莫伸》。(中红网金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