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建党百年红色论坛暨第十四届振兴中医座谈会——千年灸疗、天佑中华活动,2021年1月29日上午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滨河路1号的金典糖尿病医院218科室举行。(中红网金梅摄)
活动开始,大家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红网金梅摄)
毛主席侄子毛坚平在中红网组织的活动上,讲述毛主席青少年时期在家乡湖南韶山的故事。(中红网陈胜摄)
胡永丰少将在活动上作题为《努力学习、担当先锋》的讲话。(中红网金梅摄)
崔志强主任在活动上作题为《千年灸疗 天佑中华——袪邪气,提正气,补元气,强免疫,防瘟疫》的讲话。(中红网金梅摄)
韩艳超老师(左一)、段江兵老师(右一)在向嘉宾介绍经络导引、督脉扶阳灸等古法艾灸技术,并做示范动作。左三为胡永丰少将,左二为江山总编辑,右二为崔志强主任。(中红网金梅摄)
李海婷老师在活动上做海底轮灸示范及卖点。(中红网金梅摄)
中红网江山(左二)向崔志强主任(右一)等赠送锦旗。左一为李海婷老师,右二为段江兵老师。(中红网金梅摄)
与会嘉宾齐赞艾灸好!自左至右:张绍辉、段江兵、唐秀云、江山、胡永丰、崔志强、韩艳超、李海婷、布俊超。(中红网金梅摄)
中红网北京2021年1月29日电(江山、金梅、俊超、陈胜)
“千年灸疗、天佑中华!”
“艾灸养生好处多,将艾灸进行到底!”
“袪邪气,提正气,补元气,强免疫,防瘟疫!”
……
第四届建党百年红色论坛暨第十四届振兴中医座谈会——千年灸疗、天佑中华活动,今天上午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滨河路1号金典糖尿病医院218科室举行。在建党百年红色论坛上,播放了由中红网摄制的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一一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亿伟人》第三集(毛坚平回忆),胡永丰少将发表了以《努力学习、担当先锋》为题的演讲。在振兴中医座谈会上,由北京东方国医金典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崔志强发表了《千年灸疗、天佑中华——袪邪气,提正气,补元气,强免疫,防瘟疫》为题的讲话。
联合主办今天座谈会的单位是:中红网-振兴中医云平台、中国萧军研究会华夏道医委员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网、北京百年风云艺术中心振兴中医云平台、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生态文明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国际教育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国际教育委员会、中国流通党建网、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中医药康养工作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康养网、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专家联谊中心筹委会、中国退役军人健康驿站服务中心筹委会、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赞助单位是:东方国医金典糖尿病医院康复理疗科。
参加今天座谈会的嘉宾有:原解放军总参某部部长、解放军炮兵学院原院长胡永丰少将,中红网-振兴中医云平台总编辑江山,东方国医金典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崔志强,胡永丰少将助理张绍辉,中红网中红图库部主任金梅、对外联络部主任布俊超、中红影视部主任陈胜,金典医院康复理疗科韩艳超、段江兵、唐秀云、李海婷等老师。
中红网总编江山主持了今天的红色论坛和座谈会。
活动开始,大家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他们眼中的伟人》第三集(文案)
座谈上,首先播放了由中红网摄制的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一一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亿伟人》第三集。文案如下:
【片头特写】
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总第三集,毛坚平第三集)
人民领袖毛主席——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忆伟人
【片头特写】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湖南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习近平
【片头音乐】
《东方红》
【片头词】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毛泽东的思想博大精深,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彪炳千秋。
《人民领袖毛主席》系列电视记录片,以毛泽东同志亲属和生前工作人员的访谈口述为主线,从不同层面和视角,还原历史真实,充分展示一代伟人的别样风采。
谨以此片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献给我们心中永不落的红太阳——人民领袖毛泽东!
第三集 革命之家
——毛主席故居上屋场
(毛坚平访谈)
【内容提要】本集实景拍摄了一间农家灶屋和一个农家小阁楼的”不寻常”,讲述了青年毛泽东学成归来、教育弟妹走出山村,”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讲述了一群韶山儿女”立志改造社会,成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故事。
【毛主席故居 特写 远景 近景】
毛主席故居厨房
毛主席故居卧室
毛主席卧室阁楼
【江山 新华社国内部原政文采编室中央新闻采访记者 中红网总编辑 画外音】
今天,我们来到韶山冲上屋场毛主席故居。
在这个典型的山区较富裕农家,我们看到了毛主席曾经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从小就热爱劳动的农家孩子。
然而,就是在这儿——毛主席故居的厨房、毛主席住过的卧室(阁楼),却发生过一桩桩惊天动地的事件。
【毛坚平 毛主席侄子】
毛主席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和目标,就是一定要把新中国建立起来。毛主席就是在这儿(灶屋),一边围着火塘烤火,一边(与弟弟妹妹)讲闹革命。他(毛主席)把家里所有的田、农具都分给农民,把欠人家的钱(债务)全部还掉。为了中国革命,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
【江山 图片资料 画外音 文字特写】
1910年秋,毛主席胸怀救国救民大志,离开这儿外出求学。
1912年春,毛主席利用学校的假期,回到上屋场的家。白天,他与家人一道,打理自家田里的农务,帮助父亲处理生猪、米面等经营事务;晚上,他把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等亲人叫到一起,向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讲正在发生的各种变化,教育弟妹们要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参加进步运动。正是作为大哥的毛泽东,为弟弟妹妹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种子。
【江山 视频资料】
1921年,毛主席在这个地方(厨房),专门召集全家人开会,要“放弃小家为大家”。当时,参加会议的有毛主席的弟弟妹妹,包括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那时,毛主席的父亲母亲都已经去世了,所以毛主席号召他们(弟弟妹妹)放弃小家为大家,投身革命。
【江山 画外音 】
参加家庭会议的,应该还有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就是这次家庭动员会后不久,毛家“当家人”毛泽民和“主妇”王淑兰,按照大哥毛泽东的吩咐,处理了家产(由祠堂代管),一边免除外人欠毛家的钱债,一边还清毛家经营的流动借贷,还把大型农具分送给族亲。
从此,毛主席的一家人,不再为个人“小家”的生计和致富努力,而是与整个国家民族“大家”的命运合为一体,乃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毛岸英等6位亲人的生命。
【毛坚平 视频资料】
这是毛主席住的卧室。
1925年6月,(毛主席)在这个上头(阁楼)召集韶山党支部开会。当时有5位地下共产党员。(他们)在楼上开会。举行入党仪式也是在楼上,很秘密的,把楼梯抽上去,一盖上(板)别人就不知道了。
【江山 画外音 图片资料】
1925年初,毛主席、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回到韶山(这是杨开慧第一次随丈夫毛泽东到婆家)。毛主席、杨开慧以韶山为中心,开办了20多所夜校,成立秘密农会,开展农民运动。经过短短的几个月,1925年6月,在毛主席的亲自组织领导下,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在毛主席故居卧室的阁楼上宣告成立。
1927年元旦,毛主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再次回到这里,召开各种调查会。
【毛坚平 视频资料】
韶山的革命,就是从这儿开始的,大家跟随毛主席一起闹革命。他们就是从这儿走出去的,有毛主席的大弟弟、小弟弟、妹妹,
(还有)毛楚雄(是毛泽覃的儿子)。
【视频资料 画外音】
全国解放后(1950年)毛主席故居按原貌修复。
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7月,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第三集完)
胡永丰少将:努力学习、担当先锋
胡永丰少将在活动上讲话,他说,光明灿烂的2021春节即至。召开视频《第四届建党百年红色论坛暨第十四届振兴中医药座谈会》很有意义,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好局、起好步的具体实践。我发言的主题是“努力学习、担当先锋”。讲三点:
一、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毛泽东志是学习的光辉榜样,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习近平主席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我是践行和倡导 “学习人生”。从小至今,酷爱学习。得益于学习。坚持天天读。70多年军旅生涯,在战场,学打仗;在统帅机关,学指挥、谋划;军事院校,学教育、学术。退役后,学现代科技等。生命的基石是学习,自然生命,学习、才能强体;政治生命,学习、才能自觉听党话、跟党走;职业生命,学习、才有为民服务本事;科技生命,学习,才能掌握现代工具。
二、努力学习党的五中全会精神重要性。深刻领会“三新”新的历史阶段、新的理念、新格局的重大意义。我们要进入新的阶段;要有新的理念;要有新的格局。才能担当新的历史使命。
三、努力学习艾灸的重要性。崔志强专家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传承与发展中医的艾灸课。千年灸疗,是我国医学的瑰宝。崔志强老师,是古法艾灸传承人。用藿香、沉香、木香、降香、附子、高良姜、桂枝、栀子等二十多味中药,制成清温消毒,清热存阴的古方药艾条,用于室内烟熏。艾热进入人体后,随气血循环,自动找水(津液);当艾热与人体某个部位的湿气、寒气相逢,将湿寒之气逼出体外,人的经络自通,气机自动恢复。气血运行通畅,则百病消也。江山老师,之前心脏间歇通过经络导引+督脉扶阳灸调理,现在有很大改善。
创新【四气融合】论。人活一口气。百病源于气不通。四气:“艾草气+烟气+节气+人气”防病、治病。古代药王孙思邈,幼时多病,中年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结果到了93岁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年过百岁精力充沛著书立说。灸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百姓皆可日用保身。
胡永丰将军最后说,同志们: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已经开局。让我们紧跟党新征程,保持奋斗姿态,通过红色论坛和中医座谈会,在党建和振兴中医两件大事,有所作为与建树。感谢江山主编、中红网振兴中医云平台、崔志强专家、东方国医金典医院,为此次活动作出的贡献。并祝新的一
年,为振兴中医、防控新冠肺炎,生命科学、健康中国再立新功!祝大家和家人新春健康、快乐!
崔志强主任:千年灸疗 天佑中华——袪邪气,提正气,补元气,强免疫,防瘟疫
东方国医金典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千年经络导引术+24节气古法艾灸传承人崔志强在活动上讲话,首先介绍了艾灸的源起,接着介绍了艾灸作用重点和防疫功能,最后介绍了经络导引+24节气古法艾灸的卖点。
崔志强主任在讲话中介绍了古代利用艾草寻找水源的故事:艾草的性能是逐水,古代行军打仗,水源最重要,军士在干旱沙漠地区点燃艾草,艾烟会沿着地面向湿润的方向走,周围地面哪里冒烟,说明哪里就有水源。而艾热产生的烟,它不仅可以找大地的水,也可以找人体的津液。古中医将艾的这种特性还巧妙地将其运用在治疗上面形成了早期的灸疗。艾烟是先向下冲向皮肤,然后再升起来,这恰是艾热下行,渗透肌肤打通经络的表现。艾热在进入人体后,便会随气血循环,自动找水(津液);当艾热与人体某个部位的湿气、寒气狭路相逢的时候,它就会慢慢将湿寒之气逼出体外,人的经络自通,气机自动恢复,既能升,又能降,气血运行通畅,则百病消也。
《扁鹊新书》:“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孟子·离娄上》:“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药王孙思邈,幼时多病,中年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结果到了93岁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年过百岁精力充沛,著书立说。孙思邈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
晋代名医葛洪在《肘后备急方》记载瘟疫流行时,“断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
1912-1932年间,日本最长寿家族,万平家族三代之中有6人达100岁以上,其长寿秘诀是:每日施灸足三里等穴位,维持下肢的气力旺盛。
1937年,日本政府在医师代田文志博士倡导下,展开全日本国民健康艾灸“灸足三里”运动。此外又依据他著写的《简易灸法》全民施灸。
总之,灸法操作之简便,安全而有效,成本之低廉,百姓皆可日用保身。
艾烟香薰,艾叶不仅有理气血,逐寒湿,通经活络,止血安胎之用,艾叶燃烧产生的艾烟更能杀菌消毒。
现代药理研究:艾叶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人讲
“手执艾草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千年经络导引术+24节气古法艾灸传承人崔志强老师,遵循古训,古法炮制藿香、沉香、木香、降香、附子、高良姜、桂枝、栀子等二十多味中药,制成清温消毒,清热存阴的古方药艾条,既可用于室内烟熏,杀菌消毒,正气存内。
《黄帝内经》之异法方宜论,东砭西药南针北艾中导引:
把人生活的地区按照:东、南、西、北、中来区分,地域不同产生的治疗疾病方法不同
东方,日升之地,治病用砭石;西方,日落之地,治病用药物;北方,天寒地冻,治病用艾灸;南方,水多地势低,治病用针灸;中央,地势平坦,治病用按摩;
北方,天寒地冻,治病用艾灸。北方,天寒地冻,人们住在高山上,非常冷。人们住在帐篷里,吃奶酪油脂食物比较多。因为气候非常冷,寒气会深入体内,造成胀满之类的病,这时适合用艾灸来只来!寒症用艾灸!所以艾灸治病是北方传过来的。
中央,地势平坦,治病用按摩。中央,地势平坦,湿气适中,物产丰富。人们不用太劳作就可以吃的很好,吃的东西多而杂,所以这个地方不用太用体力劳动,容易生肌肉萎缩、寒热类疾病(阴阳偏盛),这时用按摩来治疗这类疾病。
经络导引按跷术,是中医五术的核心基础,在距今2200多年的马王堆汉代古墓辛追夫人(东方的睡美人)出土的时候尸体保存完好未腐烂,堪称世界奇迹!她的墓里出土大量经络导引图。
我们千年经络导引术+24节气古法艾灸的传承,就是把中医五术中核心之术经络导引按跷术传承和创新,用祖宗之法养现之身。经络导引按跷术是一种治疗型的理疗手法,通过寻经,走络,点穴,点,线,面三位一体全面疏通经络,帮助人体排出六淫之气,和调五脏,调节阴阳,贯通气血。 安全,有效,易复制。
——二十四节气古法艾灸:
二十四节气灸是根据一年当中的二十四个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这种顺天应时、踏着时令节点的治疗方法在防治疾病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人体内在的阴阳也会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也是年老体弱和久病之人加重病情、诱发宿疾或生新病的时期。
如果在这个节点上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以激发经络之气,温壮元阳,调动机体潜能,能提高机体抗病和应变能力,用低廉普通的艾草就可灸出健康。
“节气灸”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为历代医家及百姓所喜闻乐见并沿用至今,在传统防病养生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医学入门》云: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既然“针”与“灸”可以配合,“药”与“灸”更是绝配
我们收集整理了从汉代至今的二十多种古法艾灸之术,融合百年传承的药物组方,通经活络,祛湿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真正做到“从头到脚艾健康,打开五脏艾养生,颈肩腰腿艾疼痛,通调六腑艾清毒”,将“艾”进行到底!!!
——古法督脉扶阳灸。
中红网的总编辑江山老师,之前心脏间歇通过经络导引+督脉扶阳灸调理,现在有很大改善,江老说感谢调理师韩艳超老师和段江兵老师,感谢东方国医金典医院。
我们秉持“让自己健康是美德,让别人健康是功德”经营理念,倡导“中医简单化,健康生活化”。
践行“技术项目化,手法标准化,复制流程化,体验会说话”
对外输出“古法脊疗+经络导引+古法艾灸”特色养生项目;打造“心疗+理疗+食疗”三疗合一私人定制康养方案;
提供“文化引导+知识营销+体验服务”营销模式。
千年经络导引术+24节气古法艾灸技术输出
古历24节气节点,手工经络导引,古方炮制道地耗材,明烟明火施灸
——项目优势:
面对无情的疫情,有情的你我他该做能做的,就是传承以归根,发扬而光大。
疫情肆虐的当下,这种让人人看得起病,人人可学可用,人人防病未然的天然之法既得到普及推广,又能振兴中医。
段江兵老师:经络导引示范及卖点;
韩艳超老师:督脉扶阳灸示范及卖点;
李海婷老师:海底轮灸示范及卖点;
唐秀云老师:眼部经络核桃灸示范及卖点
段江兵老师:千年经络导引术:1.经络导引按跷术是传承中医五术中核心之术,是一种治疗型的理疗手法,从古代宫廷御医流传至今,距今2800年,手法通过寻经,走络,点穴,点,线,面三位一体全面疏通经络,帮助人体排出六淫之气,和调五脏,调节阴阳,贯通气血。 安全,有效,用祖宗之法养现代之身。2.经络导引和按摩的区别;3.艾灸之前为什么做经络导引;4.示范表演。
韩艳超老师:督脉扶阳灸:1.在中医看来有’总督诸阳’的作用,也就是说所有阳气都归它管,手足三阳经都与督脉相交汇”;2.古方艾条:独家药物组方,温通十二经络,在百年古方的基础上,融合陈艾、附子、乳香、没药、桂枝、高良姜、栀子等多味中药炮制而成。
明烟明火:无火不成艾,无烟不成灸;示范表演。
李海婷老师:海底轮灸:1.中医认为,海底一开,百穴皆开,海底不开,任督难通。海底轮灸主要针对的是会阴穴,长灸会阴穴就打通我们人体任督二脉的总开关,身体没啥大毛病了;2.艾灸会阴穴有哪些好处?对妇科 :宫寒、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等有很好调理效果;对男科: 尿频、尿急、痔疮、前列肥大等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4.天然矿物紫砂制作,紫砂是属于大地深层物质,我国五千年大地的能量很强大,用于温灸,比传统木制和铜铁制的能量强大很多,匹配三年陈艾黄金艾条,5c’m长,达四十分钟左右;5.示范表演,第一步,先把艾条点燃(点燃艾条以后不要用嘴吹),第二步,当艾条充分燃烧之后,把它发到小猪的肚子里,第三步,人坐到上边就可以, 有点烫的时候,把小毛巾放到上边就可以了。难言之瘾,一灸了之;养男根,护女花。
唐秀云老师:眼部经络核桃灸:1.眼部经络核桃灸:通过艾条温热刺激的作用,能够促进眼睛局部的血液循环,通经活络、开窍明目;2.那么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核桃壳,而没有用别的果实的壳呢?核桃壳质地坚硬,形状与眼球相像,加上颜面部、尤其是眼球皮肤比较娇嫩,所以选用核桃壳做介质,来进行隔物灸,避免对眼球的伤害;3.在使用之前,核桃壳还需要用菊花和枸杞煮沸、浸泡24小时,菊花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枸杞也可补肾、明目,浸泡过的核桃壳变得湿润,还可以减少艾条的灼烤引起的核桃壳干裂。同时,在使用该灸法时,因灸条会产生一定热量,核桃壳可使其与眼睛保持距离,防止蒸汽直接熏眼睛,也可以防止温度过高;4.眼部经络核桃灸适用群体:适用于青少年:近视,远视,弱视;老年朋友: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白领阶层:视力疲劳,迎风流泪,视力下降,黑眼圈等;5.示范表演。知艾者福,常艾者寿;善艾者健,勤艾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