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窦材著《扁鹊心书》(目录)

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

卷首

☉序

☉奏玉帝青辞

☉进医书表

 

卷上

 

☉当明经络

☉须识扶阳

☉住世之法

☉大病宜灸

☉三世扁鹊

☉时医三错

☉忌用转下

☉禁戒寒凉

☉要知缓急

☉五等虚实

☉黄帝灸法

☉扁鹊灸法

☉附∶窦材灸法

 

卷中

 

☉伤寒

☉伤寒四经见证

☉太阳见证

☉阳明见证

☉太阴见证

☉少阴见证

☉伤风伤寒

☉挟食冷物

☉中湿

☉阴毒

☉老人伤寒

☉阴阳换气

☉伤寒谵语

☉伤寒衄血

☉劳复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汗后发噫

☉肺伤寒

☉疽疮

☉喉痹

☉虚劳

☉中风

☉疠风

☉风狂

☉口眼斜

☉破伤风

☉洗头风

☉牙槽风

☉水肿

☉臌胀

☉暴注

☉休息痢

☉内伤

☉霍乱

☉暑月伤食泄泻

☉痢疾

☉伤脾发潮热

☉呕吐反胃

☉痞闷

☉中暑

☉暑月脾燥病

☉两胁连心痛

☉消渴

☉着恼病

☉头晕

☉厥证

☉气脱

☉死脉见

☉腰痛

☉中风人气虚中满

☉老人两胁痛

☉疝气

☉吞酸

☉脾疟

☉胃疟

☉邪祟

☉怔忡

☉心痛

☉痹病

☉神痴病

☉下注病

☉脚气

☉足痿病

☉黄疸

☉黑疸

☉便闭

☉溺血

☉淋证

☉肠癖下血

 

卷下

 

☉阴茎出脓

☉肠痈

☉肠痔

☉膏肓病

☉噎病

☉咳嗽

☉咳病

☉失血

☉肾厥

☉脾劳

☉肾劳

☉头痛

☉眼病

☉梦泄

☉奔豚

☉肺膈痛

☉骨缩病

☉手颤病

☉老人便滑

☉老人口干气喘

☉耳聋

☉气瘿

☉三虫

☉蛊毒

☉痫证

☉瘰

☉妇人

☉子嗣

☉血崩

☉带下

☉乳痈

☉胎逆病

☉午后潮热

☉脐中及下部出脓水

☉妇人卒厥

☉产后虚劳

☉小儿

☉惊风

☉斑疹

☉小儿午后潮热

☉吐泻

☉面目浮肿

☉小儿咳嗽

☉溏泻

☉腹胀

☉痢疾

☉水泻

☉胎寒腹痛

☉下血

☉牙疳

☉蝼蛄疖

☉秃疮

☉水沫疮

☉周身各穴

 

神方

 

☉金液丹

☉保命延寿丹

☉大丹

☉中丹

☉三黄丹

☉四神丹

☉五福丹

☉紫金丹

☉全真丹

☉来复丹

☉草神丹

☉(神方)姜附丹

☉霹雳汤

☉救生汤

☉钟乳粉

☉荜澄茄散

☉半硫丸

☉渗湿汤

☉生姜半夏汤

☉附子半夏汤

☉平胃汤

☉太白丹

☉鹿茸丸

☉黄药子散

☉八风汤

☉八风丹

☉换骨丹

☉三五七散

☉蜜犀丸

☉白龙丸

☉华盖散

☉祛风散

☉当归柴胡汤

☉大通散

☉知母黄芩汤

☉当归芍药汤

☉四顺散

☉知母散

☉术附汤

☉截疟丹

☉良姜理中汤

☉建中汤

☉二圣散

☉八仙丸

☉浓肠丸

☉阿胶丸

☉桃花丸

☉如圣饼

☉珍珠散

☉少阳丹

☉中和汤

☉还睛丹

☉密蒙花散

☉拨云散

☉洗肝散

☉补肝丸

☉文蛤散

☉一醉膏

☉睡圣散

☉薄荷散

☉碧云汤

☉丁香丸

☉润肠散

☉菟丝子丸

☉石膏丸

☉宣风丸

☉五膈散

☉撮气散

☉麦煎散

☉剪红丸

☉分气丸

☉镇心汤

☉远志丸

☉定痛丸

☉阿胶散

☉定风散

☉安虫散

☉槟榔丸

☉换骨散

☉胡麻散

☉消瘿散

☉补宫丸

☉胶艾汤

☉地血散

☉大青膏

☉碧霞散

☉万灵膏

☉育婴丹

☉抑青饼

☉朱砂丸

☉醒脾丸

☉夺命丹

☉脱衣散

☉百花散

☉附∶金线重楼治证

☉服金液丹各证引药

☉神治诸般风气灵膏

☉汗斑神效方

☉跋

郭海英著《中医养生学》(目录)

《中医养生学》是2009年8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海英。分别讲述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养生方法和审因施养。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

第四节 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上古时期

第二节 先秦时期

第三节 汉唐时期

第四节 宋元时期

第五节 明清时期

第六节 近代与现代

第三章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生命

第二节 天年

第三节 衰老

[附1]近代衰老学说

[附2]延缓衰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概况

第四节 天人相应

第五节 形神合一

第六节 动静互涵

第七节 协调平衡

第八节 正气为本

第四章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一、协调脏腑

二、畅通经络

三、清静养神

四、节欲葆精

五、调息养气

六、综合调养

七、持之以恒

第五章 精神养生

第一节 情志变化

第二节 调神养生法

第三节 调摄情绪法

第六章 环境与养生

第一节 养生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健康

第三节 居住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 室内环境与健康

第七章 起居作息与养生

第一节 起居有常

第二节 劳逸适度

第三节 服装顺时适体

第四节 排便保健法

第八章 睡眠养生

第一节 睡眠的生理

第二节 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第三节 睡眠的方位与姿势

第四节 睡眠与卧具

第五节 睡眠环境与宜忌

第六节 失眠的预防

第九章 饮食养生

第一节 饮食养生的作用

第二节 饮食调养的原则

第三节 进食保健

第四节 食后养生

第十章 房事与养生

第一节 房事养生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节 房事的生理作用

第三节 节制房事的意义

第四节 房事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节 强肾保健功法

第六节 房事禁忌

第十一章 运动养生

第一节 运动养生机理、特点和原则

第二节 运动养生的形式和流派

第三节 气功保健

第四节 五禽戏

第五节 太极拳

第六节 八段锦

第七节 易筋经

第十二章 娱乐养生

第一节 娱乐养生的意义

第二节 娱乐养生的方法

第十三章 浴身保健

第一节 浴身保健的分类

第二节 冷水浴

第三节 热水浴(包括冷热交替浴)

第四节 蒸气浴

第五节 矿泉浴

第六节 药浴

第七节 其他浴身方法介绍

第十四章 保健针、灸、按摩

第一节 保健针、灸、按摩的意义及异同

第二节 针刺保健

第三节 保健灸法

第四节 保健推拿按摩

第十五章 药物养生

第一节 药物养生的机理

第二节 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

第三节 益寿延年中药举例

第四节 益寿延年方的组方原则

第五节 益寿延年“名方”举例

附:延缓衰老药物的现代研究概况

第十六章 因人养生

第一节 胎孕保健

第二节 少儿保健

第三节 青少年的保健

第四节 中年保健

第五节 老年保健

第六节 妇女保健

第七节 体力劳动者的保健

第八节 脑力劳动者的保健

第十七章 体质养生

第一节 体质学说与养生

第二节 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分类

第三节 不良体质的养生

第十八章 部位养生

第一节 口腔保健

第二节 颜面保健

第三节 头发保健

第四节 眼睛保健

第五节 耳的保健

第六节 鼻的保健

第七节 四肢、手足保健

第八节 胸背腰腹保健

第九节 五脏保健法

第十九章 因时养生

第一节 因时养生的原则

第二节 春季养生

第三节 夏季养生

第四节 秋季养生

第五节 冬季养生

第六节 交节前后的自我调养

第二十章 区域养生

第一节 区域划分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节 山区

第三节 平原和盆地

第四节 海滨

编写说明

 

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

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父学医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曾为太医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3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编写《本草纲目》打下基础。这期间,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包括《本草品汇精要》。与此同时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丰富知识。

东璧堂行医

东璧堂是李时珍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的堂号,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

潜心著述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重辨病证,多有良效

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①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关键还是如何确立分类的标准。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此外,他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②李时珍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任务,这八项不是每味药全有,有的五项、六项不等。实际上是对每味药既作出系统分析,又进行了全面综合,而在分析基础上,又作了高度概括和综合。 [8]

③批判继承和调查研究是李时珍研究的重要方法。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果,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时珍经过研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活动中。

④李时珍躬亲实践,广泛向劳动人民学习,注意调查研究,是他又一重要研究方法。莶一药,众说纷坛,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李时珍经过广泛征询,聚诸草谛视,得出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复花治跌打损伤,遂肯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邻家小儿食积,偶取羊食之,归而大吐愈,李时珍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止采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夫、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使他从调查研究中获益非浅。 [8]

⑤历史考证方法是李时珍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文献考柬,《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来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经中得到的医药知识。经过历史考证,指出“按《本经》胡麻亦名巨胜,《抱朴子》云,巨胜一名胡麻,以黄麻于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不可不辨”。 [8]

李时珍主张人定胜天,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使他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药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升浮者以咸寒药引之使降,李时珍昭示迷信神仙说之误,批判服食飞升举之谬,服金银,为赖水谷血肉之躯所不堪,“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说;服食成仙“误食之罪,通乎天下”,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个人著述

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

《本草纲目》

李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后历时27年。因编著时间长,规模庞大,《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一本集体著作。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4]  [9]

根据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30类(如草部9类、木部6类、菜、果部各7类、谷5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 [10]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中医典范之作。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 作者:清泉江)

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据传他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成书过程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东汉南郡涅阳县人(今邓州穰东镇张寨村)人,公元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当时,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不久,原书亡失。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四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历史影响

《伤寒杂病论》 [1]  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 [2]  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伤寒杂病论》的体例是以六经统病证,周详而实用。除介绍各经病证的典型特点外,还叙及一些非典型的症情。例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属表证,为太阳病。但同是太阳病,又分有汗无汗,脉缓脉急之别。其中有汗、脉浮缓者属太阳病中凤的桂枝汤证;无汗、脉浮紧者,属太阳病伤寒的麻黄汤证;无汗、脉紧而增烦操者,又属大青龙汤证。这样精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使医家可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证候都能稳操胜券。除了辨证论治的原性之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辨证的灵活性,以应付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如“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的诊断方法。即辨证必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前提,如果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就应该根据病情实际,认真分析,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以抓住证情本质,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阳证见阴脉、表证见沉脉。和证实脉虚,其实质都是证有余而脉不足,即当舍证从脉而救里;而阴证见阳脉,提示病邪有向表趋势,里证见浮脉,多提示表证未尽解;证虚脉实,则宜舍脉从证。脉、证取舍的要点是从”虚“字着眼,即实脉虚从脉,证虚脉实从证。这无疑为医者理清临床上乱麻一般的复杂症情,提供了可供遵循的纲要性条例。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 个,《金匮要略》载方262 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 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疗效之佳,令人叹服。尤其是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另在剂型上此书也勇于创新,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此外,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伤寒杂病论》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另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对自缢、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颇有特色。其中对自缢的解救,很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这些都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资料。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梁兴扬道长参考《伤寒杂病论》《辨伤寒》

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存版本的历史沿革

据考,《伤寒杂病论》成书大约在公元200年前后,因为历史久远,并因连年战乱,再加上《伤寒杂病论》初成书时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见《伤寒论》各版本均有缺失。目前比较流行的、公认具有研究价值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和《脉经》本

《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战乱频仍,在仲景逝世不久,原书便散失不全。曾任魏、晋两朝太医令的王叔和搜集该书遗卷,并整理、重新编次。因非原书全貌,且内容多为伤寒病的辨证论治,故更名为《伤寒论》,共10卷22篇。据考证,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时间,距仲景去世不过二三十年。王叔和还将《伤寒论》的内容收入其所著《脉经》之中,今人有称《脉经》所收录的《伤寒论》为“脉经本《伤寒论》”。

二、千金本《伤寒论》(又称唐本)

唐代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时,仅引证了《伤寒论》少量内容,尚未将全貌收入。但从他“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说法来看,《伤寒论》的确在民间流传,是“诸师”所有,而不是个别人所收,但大家将其视为秘典珍藏,不轻示人。至孙氏晚年撰《千金翼方》时,收载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载于卷九、卷十中,今人称之为“千金本《伤寒论》”,也有称之为“唐本《伤寒论》”。

三、外台本《伤寒论》

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收录了《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也收入了可以在今本《金匮要略》中见到的一些内容。因此推测,王焘所藏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版本,并非得自王叔和所传,今称之为“外台本《伤寒论》”

四、康治本《伤寒论》

康治本伤寒论,系唐朝时期手抄卷子本,卷末有“唐贞元乙酉岁写之”的字样。19世纪中叶在日本发现,是康治二年沙门了纯抄录,全书1卷,仅存65条,50方。系从伤寒论中节录出来,但文字与之后的宋本互有异同。据推测此本应与唐代医官考试有关。唐代,国家设医官选拔制度,其中伤寒论的占到总成绩的1/5,于是应试者为求方便,将考试部分抄录习诵,于是有此本。

五、康平本《伤寒论》

康平本《伤寒论》,是日本后冷泉天皇康平3年2月17日侍医丹波雅忠据家传本抄写的。该版本比宋本早了3年,因此该书具有很高的文献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在康平本中,是以注解、注文的形式出现的。康平本抄录时,有顶格、退一格、退二格的格式,顶格为原伤寒论仲景原文,退一格、退二格则均为疏注。这对后世研究《伤寒论》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六、宋本《伤寒论》(又称治平本)

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高宝衡、孙奇等人校订了《伤寒论》,并在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刊行。《伤寒论》自此方有定本,此即宋本《伤寒论》,亦称治平本《伤寒论》。初科大字本,装订精良,但售价过高不易普及。后由高宝衡等建议,又刻小字本。但可惜的是,宋本原刻,无论大字本、小字本,如今均已不见。

七、赵刻本《伤寒论》

明代赵开美,本是富商,又习医术。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赵开美出资行刻《仲景全书》(此书初仅收录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此后收入宋英公《伤寒类证》、又收入《金匮要略》,后经友人赠送宋本《伤寒论》,方知成无己所注伤寒论已经远非原文,于是又加刻《翻刻宋版伤寒论》,后将此四部合订为《仲景全书》,并将《翻刻宋版伤寒论》置于全书之首。)一部,该书第一部分,即《翻刻宋版伤寒论》,此版本依照小字版宋本伤寒论摹刻,据考字体字形均类原版,故应该非常接近宋版《伤寒论》之真面目。此本如今被称为“赵刻本《伤寒论》”或“仲景全书本《伤寒论》”,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教材,即以此版《伤寒论》为底本。

此本今日尚存五部原本,其中一部存于北京图书馆,一部存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范行准先生家藏一部《仲景全书》,后由范先生捐献给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此三部为同一版的刊本。

此外两部一在沈阳,一在南方,均为私人所藏。

我国在1982年成立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对中国古籍进行整理,《伤寒论》整理主要由任应秋先生和刘渡舟先生负责,后于1991年出版《伤寒论校注》一书,即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基础上,综合《金匮玉函经》等尚存的书籍,进行的简体化、校勘、注释。

八、成本《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做注,著成《注解伤寒论》一书。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刊行,这是第一个系统注解《伤寒论》的版本,人称“成注本”或“成本”,该版本经明代汪济川校勘,又几经翻印,因其既有原文,又有注文,便于学习,故流传较广,以致很长时间内,人们只知成本,而不知宋本。但成本注解时,删去了宋本《伤寒论》的子目,对后8篇原文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和改编,使人们已经看不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不过他对《伤寒论》主要内容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人称之为“成本伤寒论”

九、《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

宋代校正医书局除刊印宋本伤寒论之外,还校勘刻印了《金匮玉函经》8卷,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此本共八卷,前六卷均为伤寒论原文,后两卷收录方剂)。人称“玉函本”或“别本”。后经清代陈世杰复刻,流传至今。

此外,大宋校正医书局还刊印了《金匮要略方论一书》,据宋臣《金匮要略方论序》中云:“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偶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者、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于是《金匮要略》始有定本。王洙所见蠹简,应是《伤寒杂病论》的另一个传本,宋臣将其杂病以下部分校勘刻印,自此《伤寒杂病论》 [1]  正式被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十、《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又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或称《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传为仲景46代玄孙张绍祖秘藏之珍本,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传于其徒左盛德。据左盛德序云:“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稿,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该版本至今争议较大,多有认为其为伪作者。如郝万山先生,认为此本多半为后人伪托。

但视之为真本者,亦有如蔡德元先生、黄维翰先生、周禹锡先生、黄竹斋先生等,均对该本较为推崇。蔡德元先生说:“非单因自序是圣师裔孙所珍藏,且卷符十六者,主要是内容全面、章节合理、句无语病、载方无轶”且对通行版本种种疑问,“读罢古本,皆瓦解冰释矣。”,此外,台湾学者对该版本较为推崇。

目前该本流行于世的,主要为1939年刊印的白云阁本(1980年重印并补刻三页勘误表)。广西人民出版社本(1960年出版竖排半简体版,1980年重版简体横板)。台湾中医药整合研究小组本(此本以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为底本,繁体化、竖排)此外还有黄竹斋会通本(《伤寒杂病论会通》)存世。

目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此本为后人伪作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是认为此本太过完美,对宋本中凡是历代医家存在争议之处均有改变,所以多认为是后人综合历代医家之言所著之伪作。当然也有持反对观点的,则从用药分析、用字分析等等,来断此书多半为梁代之前的著作。如“大黄香蒲汤”方中“香蒲”一味,梁代陶隐居曰:“香蒲,方药不复用。”以此证明该书成书应在梁代之前。等等例证不一而足。

但不论该书是否伪作,其对于学习《伤寒杂病论》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十一、敦煌卷子本

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考古发现四万余件手写本和少量木刻本古籍。国内外学者视之为珍宝,而医学文献,只占了敦煌出土文献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5.202号残卷,即医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残卷。卷首尾均残脱,仅存103行,计30条条文。但此本是证实《伤寒杂病论》原为一书的一个佐证。一般名为“敦煌甲本”或“敦煌卷子本”。此外在在甘肃、四川等地也有类似出土,但均残脱过甚,不及宋本。

十二、长沙古本

长沙古本为湖南浏阳刘世祯得自于江西张姓老者处,民国之前未见传世,此书来源近于传奇,一些人认为是伪作。刘世祯在自序中说明他在民国初年得到此书的经历:“先母之丧,以求葬地,漫游江西,於山谷中遇一人曰张老,皓髯而丹颜,逌然类有道者,即与倾谈,遂及医术。质以平生疑滞,应口疏通,余大骇服。张老亦深喜余精审善问,且曰:吾乐山林,不与人接久矣。家有古本《伤寒杂病论》,与世所传异,长沙旧文也。目前无可授者,今以授君,与君邂逅,亦前缘也。余谨受而读之,乃知今本讹脱错乱,注者纷纷数十家,而其理愈晦,亦何怪其然哉?後与宗族之友刘瑞瀜(仲迈)共读此书十余年。”

该书为白文本,共计十六卷,卷一、二为平脉法;卷3为伤寒例;卷四温病;卷五为暑、热、湿、燥病;卷六至卷十一为六经病;卷十二为霍乱痉阴阳易差后病;卷十三至十六为诸可与不可各篇。刘世祯为该书注解,至1905年草成,但后因战乱,注稿大半散失。至1924年,刘世祯与刘仲迈“积十余年之探索,推本师传之义,更互演绎”,由刘仲迈执笔,撰写《伤寒杂病论义疏》十六卷,于1934年印行,后多简称“义疏”。1999年刘炳凡先生主编《湖湘名医典籍精华》收载此书,并再版,此书存于《湖湘名医典籍精华-伤寒金匮卷》上册第七部分。

十三、涪陵古本

涪陵古本,又称四川古本,是20世纪30年代后发现的《伤寒杂病论》抄本,1934年曾石印公之于世,但流传不广,见之者少。该书伤寒部分为《唐本伤寒论》,杂病部分则是在《金匮要略》基础上,又从《脉经》、《千金方》中选取有关内容增补而成,于仲景书中增加证论百余条,补充方剂百余首,皆为临证必备。此本对深入研究《金匮要略》和运用《千金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本与长沙古本、宋本、桂林古本合称四大古本伤寒论。

(作者:清泉江)

 

黄帝内经(医史文献)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历史编辑

名称由来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 [4]  ,《黄帝内经》被收录于“医经”中。

 

所谓“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 [5]  。之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其重要性。古人把具有一定法则、一般必须学习的重要书籍称之为“经”,如儒家“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浅显的“三字经”等。之所以称“内经”,并非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是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与“外”相对为言。这和“韩诗内传”、“韩诗外传”,“春秋内传”、“春秋外传”,《庄子》的《内篇》、《外篇》,《韩非子》的《内储》、《外储》之意相同,只是《黄帝外经》及扁鹊、白氏诸经均已散佚不传。 [6]

成书时代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7-8]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 [9]  。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10]

《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古人主要有三种观点:

先秦时期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晋代的皇甫谧 [11]  ,宋代的林亿、高保衡 [12]  等。他们认为像黄帝内经这样科学巨著,非通晓智慧的圣贤大智不能为之,所以必定是黄帝所作。

战国时期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邵雍 [13]  、程颢 [14]  、司马光 [15]  、朱熹 [16]  ,明代的桑悦、方以智 [17]  、方孝儒 [18]  、清代魏荔彤 [19]  等。其主要理由是:首先,将《黄帝内经·素问》与同样是战国时代的《周礼》相比较,有许多相同之处,足以充分证明两书是同一时代、同一思想体系的作品;其次,《史记·扁鹊传》中有关医理的内容,与《黄帝内经·素问》的内容相类似,但却朴素、原始得多,而《史记·仓公列传》中有关医理的内容却比《黄帝内经·素问》有所进步,由此推断:《黄帝内经》应当是扁鹊时代以后、仓公时代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最后,以《黄帝内经》的文体为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先秦之文,多作韵语,而《素问》中韵语的文字特别多。 [20]

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说法 [21]  ,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

西汉时期

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 [22]

 

现代中医学专家刘长林 [23]  、吴文鼎 [24]  等人也持这种意见。其主要理由是:其一,《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在西汉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才为医学家编著医籍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其二,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黄帝内经》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与“黄老学派”的密切联系,也为只有在西汉“黄老学派”鼎盛时期才能成书提供了佐证;其三,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述了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在接受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的十种医书中,竟没有《黄帝内经》,这也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之前。 [20]

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为战国时期较为可信。但也不能认为《素问》、《灵枢》所有篇章尽出战国。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认为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10]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周木《素问纠略序》、程敏政《新安文献集·运气说》、黄省曾《五岳山人集·内经注辨序》等人也赞同吕复。 [25]

比较科学的观点是,《黄帝内经》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是多个作者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

一、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二、与1973年长沙马王堆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更早。 [6]

 

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

四、《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

五、《灵枢》中个别篇章晚出,如《阴阳系日月篇》有“寅者,正月之生阳也”句,故可断定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0 )颁布太初历之后。 [6]

六、《素问》中一些篇章用干支纪年,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之事。《素问》第七卷亡佚已久,唐王冰据其先师张公秘本补入《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实际上是另一部医书《阴阳大论》。以其用甲子纪年,便可断定必在东汉汉章帝元和二年(085 )颁布四分历之后;以其曾被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所引用,因此一定在张仲景之先。 [6]

七、《素问》中第七十二篇《刺法论》和第七十三篇《本病论》,在王冰次注《素问》时已是有目无文,宋刘温舒著《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时却将该二篇作为《素问遗篇》陈列于后。可以认为这两篇系唐宋间的伪作。 [6]

综合论之,《黄帝内经》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至于王冰之所补与刘温舒之所附不应视为《黄帝内经》文,但依惯例认为属于内经亦无不可。 [6]

传本演变

一、《素问》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日本早稻田大学藏的黄帝内经素问

日本早稻田大学藏的黄帝内经素问

林亿、高保衡等人的“新校正”说:人是具备气形质的生命体,难免会有小大不同的疾病发生,故以问答形式予以阐明,这就是《素问》本义 [26]  。隋代杨上善整理《内经》,迳称为《黄帝内经太素》是颇有见地的。 [6]

《素问》自战国时代成书到齐梁间全元起作《素问训解》时,一直保持九卷的旧制,只是到全元起注《素问》时,《素问》的第七卷已经亡佚了。王冰认为是“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的缘故。王冰自谓“得先师张公秘本”,“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由于王冰补入了《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并将《素问》全文广为次注,所以才从原来的九卷大大地扩展为二十四卷,从而成了如今流行的《黄帝内经素问》。当然还有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十二卷刊本和明代正统年间所刊五十卷《道藏》本,但其内容、篇目次第并无变动,一如王冰旧作。

二、《灵枢》

《灵枢》最早称《针经》。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相当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 [27]  ,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再后又有《九虚》 [28]  、《九灵》 [29]  、《黄帝针经》 [30]  等名。

《灵枢》一名,始见于王冰《素问》序及王冰的《素问》注语中。王冰在注《素问》时,曾两次引用“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这句话,在《三部九候论》中引用时称“《灵枢》曰”,在《调经论》中引用时又称“《针经》曰”,可知《灵枢》即《针经》。而其他《素问》注中所引《针经》,皆为《灵枢》之文,则更证明了这一点。 [6]

 

《灵枢》名称的演变大略如此,而其命名之义则需具体分析。马翃 [31]  和张介宾 [32]  认为是因为枢机之玄奥。《灵枢》主要研究的是针刺问题,故称《针经》;因其卷帙为九卷,故名曰《九卷》,并因此而有《九灵》、《九虚》等名。

至于《灵枢》,虽有《九卷》、《九虚》、《九灵》和《针经》等几个传本系统,但隋唐以后都亡佚了。宋代林亿、高保衡等人校正医书时也因其残缺过甚而欲校不能。南宋史崧所献的《灵枢经》虽与王冰所引之《灵枢》及王唯一所引之《灵枢》在内容上均有所不同,但毕竟是存世的唯一版本。史崧之所以将《灵枢》改成二十四卷,也只是为了与王冰所注之《素问》卷数相同而别无深意。因为原本这两部书都是九卷,所以最终都成了二十四卷。 [6]

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刊本将《灵枢》并为十二卷,也是与其所刊《素问》十二卷本相匹配。至于明刊《道藏》本之《灵枢》只有二十三卷而不是五十卷,则是因为《灵枢》较《素问》文字量少的缘故。

总之,王冰次注的二十四卷本《素问》是现存最早、又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版本。

史崧改编的二十四卷本《灵枢》是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版本。 [6]

新刊黄帝内经灵枢二十四卷

新刊黄帝内经灵枢二十四卷

内容编辑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33]

目录编辑

素问目录

南朝·全元起篇

卷一,平人气象论第一,决死生篇第二,脏气法时论第三,宣明五气篇第四,经合论第五,调经论第六,四时刺逆从论第七,凡七篇。

卷二,移精变气论第八,玉版论要篇第九,诊要经终论第十,八正神明论第十一,真邪论第十二,标本病传论第十三,皮部论第十四,气穴论第十五,气府论第十六,骨空论第十七,缪刺论第十八,凡十一篇。

卷三,阴阳离合论第十九,十二脏相使篇第二十,六节藏象论第二十一,阳明脉解篇第二十二,五脏举痛第二十三,长刺节篇第二十四,凡六篇。

日本早稻田大学藏的黄帝内经素问

日本早稻田大学藏的黄帝内经素问

卷四,生气通天论第二十五,全匮真言论第二十六,阴阳别论第二十七,经脉别论第二十八,通评虚实论第二十九,太阴阳明表里篇第三十,逆调论第三十一,痿论第三十二,凡八篇。

卷五,五脏别论第三十三,汤液醪醴论第三十四,热论第三十五,刺热篇第三十六,评热病论第三十七,疟论第三十八,腹中论第三十九,厥论第四十,病能论第四十一,奇病论第四十二,凡十篇。

卷六,脉要精微论第四十三,玉机真藏论第四十四,刺疟篇第四十五,刺腰痛篇第四十六,刺齐论第四十七,刺禁论第四十八,刺志论第四十九,针解篇第五十,四时刺逆从论第五十一,凡八篇。

卷七,阙。

卷八,痹论第五十二,水热穴论第五十三,从容别白黑第五十四,论过失第五十五,方论得失明著第五十六,阴阳类论第五十七,四时病类论第五十八,方盛衰论第五十九,方论解第六十,凡九篇。

卷九,上古天真论第六十一,四气调神大论第六十二,阴阳应象大论第六十三,五脏生成篇第六十四,异法方宜论第六十五,咳论第六十六,风论第六十七,厥论第六十八,大奇论第六十九,脉解篇第七十,凡十篇。

以上八卷,合七十篇也。

唐·王冰篇

摄生,阴阳,脏腑,治法,脉法,病机,病证,刺法,精气血,运气,四诊合参

卷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三,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五藏生成篇第十,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卷四,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玉版论要篇第十五,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黄帝内经灵枢·明顾从德翻刻影宋本

黄帝内经灵枢·明顾从德翻刻影宋本

卷五,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六,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七,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八,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九,热论篇第三十一,刺热篇第三十二,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十,疟论篇第三十五,刺疟篇第三十六,气厥论篇第三十七,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十一,举痛论篇第三十九,腹中论篇第四十,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十二,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痿论篇第四十四,厥论篇第四十五。

卷十三,病能论篇第四十六,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大奇论篇第四十八,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十四,刺要论篇第五十,刺齐论篇第五十一,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刺志论篇第五十三,针解篇第五十四,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十五,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经络论篇第五十七,气穴论篇第五十八,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十六,骨空论篇第六十,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十八,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十九,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二十,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二十一,六元正经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

卷二十二,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二十三,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二十四,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灵枢目录

卷一、九针十二原第一,本输第二,小针解第三,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卷二、根结第五,寿夭刚柔第六,官针第七,本神第八,终始第九。

卷三、经脉第十,经别第十一,经水第十二。

卷四、经筋第十三,骨度第十四,五十营第十五,营气第十六,脉度第十七营卫生会第十八,四时气第十九。

卷五、五邪第二十,寒热病第二十一,癫狂第二十二,热病第二十三,厥病第二十四病本第二十五,杂病第二十六,周痹第二十七,口问第二十八。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编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编

卷六、师传第二十九,决气第三十,肠胃第三十一,平人绝谷第三十二,海论第三十三五乱第三十四,胀论第三十五,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五阅五使第三十七,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血络论第三十九,阴阳清浊第四十。

卷七、阴阳繋日月第四十一,病传第四十二,淫邪发梦第四十三,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外揣第四十五,五变第四十六,本藏第四十七。

卷八、禁服第四十八,五色第四十九,论勇第五十,背俞第五十一,卫气第五十二论痛第五十三,天年第五十四,逆顺第五十五,五味第五十六。

卷九、水胀第五十七,贼风第五十八,卫气失常第五十九,玉版第六十,五禁第六十一动输第六十二,五味论第六十三,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卷十、五音五味第六十五,百病始生第六十六,行针第六十七,上膈第六十八,忧恚无言第六十九寒热第七十,邪客第七十一,通天第七十二。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刺节真邪第七十五,卫气行第七十六,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卷十二、九针论第七十八,岁露论第七十九,大惑论第八十,痈疽第八十一。

理论体系编辑

理论精神

《黄帝内经》基本理论精神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

①“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

②“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 [6]

③“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

④“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

⑤“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⑥“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

⑦“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6]

历代医家用分类法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其中分类最繁的是杨上善,分做18 类;最简的是沈又彭,分做4 卷。各家的认识较为一致的是脏象(包括经络)、病机、诊法和治则四大学说。这四大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6]

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与外环境的联系等等之学说。 [6]

脏象学说是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物质基础的 [34]  。当然有关解剖学之内容还远不止此,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不断认识、反复论证而使此学说逐渐丰富起来的,最终达到了指导临床的高度。 [6]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 [35]  。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脏腑又由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组成。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36-37]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38]

奇恒之腑也属于腑,但又异于常。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边胆即是大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 [39]

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 [40-41]

经络系统可以分经脉、络脉和腧穴三部分 [42]  。经脉有正经十二: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联如环无端,经气流行其中周而复始。另有别于正经的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注:“奇经八脉”一名始于《难经·二十七难》)

经脉之间相交通联络的称络脉。其小者为孙络不计其数;其大者有十五,称十五络脉。《灵枢·经脉》叙述的非常详细。

腧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有如运输,是以名之。《黄帝内经》言腧穴者,首见《素问·气穴论》,再见于《素问·气府论》,两论皆言三百六十五穴。实际《气穴论》载穴三百四十二,《气府论》载穴三百八十六。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宗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 [43]  。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的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6]

病机学说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等之内在机理的学说称病机学说。 [6]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都是此学说的内容。

1.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很多,《黄帝内经》将其归纳为二类 [44]  。风雨寒暑实为“六淫”的概括;阴阳喜怒乃“七情”的概括;饮食居处即“饮食劳倦”。可以认为这就是后世三因说之滥觞。 [6]

2.发病: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 [45]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都论证了这一点 [6]  。

3.病变: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黄帝内经》概括病变也是多方面的,有从阴阳来概括的 [46-47]  ,用表里中外归纳的 [48-49]  ,用寒热归纳的 [50-51]  ,从虚实而论者 [52-53]  ,实指邪气盛,虚指正气衰。概括说来,有正虚而邪实者,有邪实而正不虚者,有正虚而无实邪者,有正不虚而邪不实者。 [6]

诊法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 [54-55]

1.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

观神色者,如《灵枢·五色》 [56]  、《灵枢·五阅五使》 [57]  和《灵枢·五色》 [58]  所载,这些在临床上都很有意义。

察形态者,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肤而推断病情 [59]  ,在临床上虚实是错综复杂的,只有知其常,才能达其变。 [60]

辨舌苔者,如《素问·热论》 [61]  、《素问·刺热论》 [62]  和《灵枢》 [63]  所载等等。

2.闻诊:包括闻声和嗅气味。

闻声音者,是听患者的声音而诊断病情。 [64-66]

其次是嗅气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肝病其臭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肾病其臭腐。

3.问诊:问讯患者的自觉症状,以诊断病情。 [67-69]

4.切诊:包括切脉与切肤。《黄帝内经》言切脉最详,主要为:

(1)三部九候法:即分头手足三部,每部分天地人三候。 [70]

(2)人迎寸口脉法:即兼诊人迎和寸口两处之脉,互相比较。 [71]

(3)调息法:即调医者之呼吸,诊病人之脉候。 [72]

(4)谓胃气脉:脉象之中有无胃气,至关重要,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73]

(5)六纲脉:《黄帝内经》所载脉象很多,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濡、软、弱、散、缓、牢、动、洪、伏、芤、革、促、结、代、大、小、急、坚、盛、躁、疾、搏、钩、毛、石、营、喘等等。但常以六脉为纲加以概括。 [74]

其次是切肤:肤泛指全身肌肤,按肌肤而协助诊断的内容很多,如“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等。但论之最详细的是切尺肤 [75]  。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 [76]

治则学说

研究治疗法则的学说称治则学说。

1.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 [77]  。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皆言预防疾病,有病早治防其传变 [78]  。

2.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者,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 [79]

因地制宜者,在治疗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加以区别 [80]  。而《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甚详,如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西方之域,治宜毒药;北方之域,治宜灸祔;南方之域,治宜微针;中央之域,治宜导引按偁。

 

因人制宜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 [81]  和《素问·征四失论》所载。 [82]

3.标本先后:即因病之主次而先后施治 [83]  。有关标本先后施治的大法在《素问·标本病传论》中叙述最详。

4.治病求本:这是《黄帝内经》治则中最根本的一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5.因势利导: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权变。 [84]

6.协调阴阳:此为治疗之大法要义。 [85-86]

7.正治反治:正治亦称逆治,是与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疗方法。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类;反治也称从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类。 [87]

8.适事为度:无论扶正还是祛邪都应适度,对于虚实兼杂之症,尤其应当审慎。切记“无盛盛,无虚虚”,即使用补,也不能过。 [88-89]

9.病为本,工为标:《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这是说病是客观存在的,是本;医生认识治疗疾病,是标。医生必须以病人为根据,这样才能标本相得,治愈疾病。

10.辨证施治:《黄帝内经》虽未提出“辨证施治”一词,却有辨证施治之实。上述几点均含此意,而书中已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的内涵。 [6]

11.制方遣药:《黄帝内经》虽载方药无多,但其方药之理已具。 [90-91]

12.针刺灸祔:《黄帝内经》言经络、腧穴、针刺、灸祔者非常多,仅仅补泻手法就有呼吸补泻 [92]  、方员补泻 [93]  、深浅补泻 [94]  、徐疾补泻 [95]  和轻重补泻 [96]  等,这些手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6]

学术思想编辑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

一、“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老子在《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 [97]  。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6]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 [98-99]  。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100]

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显然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 [101]  。就是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 [102]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4张)

人与自然这种相参相应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诊断与治疗,都离不开这种理论的指导。

三、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

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这在生命开始时已经决定了 [103]  。具有生命力的父母之精相媾,也就是阴阳二气相媾,形成了生命体 [104]  。生命体形成之后,阴阳二气存在于其中,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联系、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又相互斗争。 [105-106]

从人体的组织结构上看,《黄帝内经》把人体看成是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体 [107]  ,还把每一脏、每一腑再分出阴阳,从而使每一层次,无论整体与局部、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都形成阴阳的对立统一。

四、人体是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的协调统一体

《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 [6]

以心为例:心居胸中,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主神明,主血脉,心合小肠,生血、荣色,其华在面,藏脉、舍神、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谈心的生理、病理时,至少要从以上诸方面系统地加以考虑才不至于失之片面。因此可以每一脏都是一大系统,五大系统通过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体。这五大系统又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互协调、资生和抑制,在相对稳态的情况下,各系统按其固有的规律从事各种生命活动。 [6]

五、生命观

《黄帝内经》否定超自然、超物质的神的存在,认识到生命现象来源于生命体自身的矛盾运动。认为阴阳二气是万物的胎始 [108]  。对整个生物界,则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的产物。阴阳二气是永恒运动的,其基本方式就是升降出入 [109]  。《黄帝内经》把精看成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的原动力 [110]  。在《灵枢·经脉》还描绘了胚胎生命的发展过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种对生命物质属性和胚胎发育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6]

六、形神统一观

《黄帝内经》对于形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出了的说明,指出精神统一于形体,精神是由形体产生出来的生命运动。

在先秦诸子中对神以及形神关系的认识,没有哪一家比《黄帝内经》的认识更清楚、更接近科学。关于形神必须统一、必须相得的论述颇多,如《灵枢·天年》 [112]  和《素问·上古天真论》 [113]  。如果形神不统一、不相得,人就得死。如《素问·汤液醪醴》 [114]  和《素问·逆调论》 [115]  。《黄帝内经》这种形神统一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有非常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医学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五行       方位       时序       五气       生化       脏   腑   窍   体       志   色   味   音   声   谷

木   东   春   风   生   肝   胆   目   筋   怒   青   酸   角   呼       稻

火   南   夏   暑   长   心   小肠       舌   脉   喜   赤   苦   徵       笑   黍

土   中   长夏       湿   化   脾   胃   口   肉   思   黄   甘   宫       歌   稷

金   西   秋   燥   收   肺   大肠       鼻   皮毛       忧   白   辛       商   哭   麦

水   北   冬   寒   藏   肾   膀胱       耳   骨   恐   黑   咸   羽       呻   菽

价值影响编辑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中医渊薮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6]  。《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万历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万历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 [6]  。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成书距现在虽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按照《内经》的理论,如果肺主气、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脉,脾升清、主运化,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气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就不会生病。《内经》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继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二十四卷)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二十四卷)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巨大的国学经典。

哲理科学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 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 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历史评价编辑

北宋时,高丽国进献《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以此交换中国历代史等书。苏轼五次奏本反对,皇帝仍坚持以《册府元龟》等书换回《黄帝内经》。

2011年5月,《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撰

南怀瑾:《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黄帝内经》仅代表当时医学理论水平,它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说,虽然发现了许多客观的规律与结论,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黄帝内经》中概念多,但定义少,需要辩证体会;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与现代不同,要区别对待。

1.《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是医学理论著作

《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大部分。《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养生防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灵枢》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人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但它显然以医学内容为主,其它学科的内容也是为其医学理论服务,所以应归属于医学理论著作,是当时医学成就的总结,也是中医的理论源泉,是医学从哲学及其它学科中开始分离的标志。

2.《内经》是医家的集体智慧,但不代表中医最高理论水平

《内经》成书于西汉中后期,是集当时众多医学家、哲学家的集体智慧而成,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在历史上也是有重要价值的。它融合了那个时代其它学科的成就,如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恬淡虚无的道家养生观等,无不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健康、疾病认识的最高水平。即使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书中仍有很多正确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内经》代表了当时医学最高的理论水平,但并不能代表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任何学科,学术水平整体都是不断前进的,中医自然也不例外。把《内经》当成圣经,把它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真理或证据使用,并不符合科学精神。

3.《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假说,不代表理论准绳

《内经》虽然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书中总结与发现了许多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与结论,对中医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书中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和牵强的解释,很多理论仅是一种假说,需要后世来证实或证伪。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对人体进行深入、细微的本质研究,只能从宏观角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客观世界,也即用自然哲学的理论解释自然科学的问题,这样做的时候,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和正确的猜测,但必然也有不少错误的猜测与歪曲的解释。今天不必也不能把《内经》当成宝典,而产生尊古贱今的思想,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

《黄帝内经》速成法……背下来,只需3分钟!

 

中医世家辛氏传承网2020年3月14日电(靳晓玲)《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相传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实乃中医药学之纲目!

概要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十二经络流注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 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 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

子时:23:00——1:00

胆经: 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 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这个时候心脏功 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

丑时:1:00——3:00

肝经:深睡眠!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 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

寅时:3:00——5:00

肺经 :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把血液提供 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肺病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卯时:5:00——7:00

大肠经:排便!便前一杯温水。此刻大肠经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00——9:00

胃经 :勿忘吃早餐!此时不断分泌胃酸,如果饿久了, 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 炎等危险!

巳时:9:00——11:00

脾经 :喝水!(此时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脾是后天之本。补脾:薏米 红豆 山药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约5瓶矿泉水,要持续喝千万别别喝任何的饮料。

午时:11:00——13:00

心经 :小憩一会儿。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能午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 充沛。 ※午睡不能超过 30分左右,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未时: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 排气。故午餐下午1:00之前 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 :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

酉时:17:00——19:00

肾经 :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 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 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 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

戌时:19:00——21:00

心包经: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 :睡觉了!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

总结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

“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

“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

“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