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和他的《古代的中医》

红色江山网《振兴中医》编辑部北京2020326日电(清泉江)

罗大伦,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因此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曾出版了《百家讲坛大国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等八十多万字的中医科普著作,在《健康时报》等报刊长期撰写专栏文章,被评为“健康中国2012十大风尚人物”。罗大伦博士在国内诸多商学院如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中欧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讲授“正能量——国学中的身心双修之道”课程。

 

《古代的中医》是一本大众书籍,适合喜欢用书籍来陶冶情操的人闲暇阅读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

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起来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等等的。

所以中医很难学习。

而且,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找个好的中医医生有点难。你到中医院看病,很多中医也都是给你开一堆检查单,然后开好多西药。

有些医生治病的疗效很差,这导致很多被他们“信手”治疗过的患者很愤怒,提出了“取缔中医”的呼喊。

不过,喊取缔中医的人先别着急,因为中医业内有人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中,出的中医大师不多,现在的中医大家,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而这些人的年龄很大,至少在八九十岁吧,你总不能指望人家再坚持个几十年吧,所以,别急,别急,中医的确不需要大家呼喊“取缔”,如果我们不努力,它自己有可能会不断退化,当剩下的都是看化验单开西药的中医后,它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我想,就像一支蜡烛,当蜡烛的芯没有了以后,蜡烛自己就会灭掉的,无烦他人来吹。

那么,这个蜡烛的芯是什么呢?在后面的故事里面,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去寻找。

那么,古代的医生也是这样的吗?

本书着力介绍了中医的治病方法和古代中医大师的至高精神境界,是提高自身修养,学习养生文化的有益读物。

近两年,罗大伦博士应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中欧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国际BIMBA商学院、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长江商学院、上海交大安泰商学院、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等院校的邀请,为其EMBA、后EBMA学员讲述国学中的“道”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深受企业家的欢迎,一些商学院甚至将罗博士的课程安排在每届EMBA开学的第一课。

传播正能量,让企业家从国学中汲取经营的智慧,为社会、为百姓谋求更大福祉,是罗大伦博士的真诚志愿!

罗博士是中医故事化写法的开创者。 罗大伦的这些故事在网上贴出后,感动了上百万网友。一些人看过帖子后,感叹“原来这才是中医啊”。一些人帖子还未读完,就买了《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立志为振兴中医做点儿事情。还有一些人从帖子中受到启发,治好了多年的顽疾。

 

观点之一:国学中的身心双修之道

 

企业家经常失眠,找我看病。我一看是肝气不舒引起的失眠多梦,就开了方子。结果5副见效,他特别欢喜。可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月他又失眠了,我很奇怪怎么会旧病复发?原来他股票跌了。这类情况屡见不鲜。

企业家担负着比常人更加艰巨的社会责任:给员工提供物质支持,教育员工思想,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文明。责任越大,压力越大。企业家不能只关注养生,更需要养心,因为人的大部分疾病都是由心灵失调引起的。《黄帝内经》记载:“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惊伤胆”。我们用药只治疗了身体,没有治疗心灵。那么如何化解七情带来的伤害?发慈悲心。七情皆因“小我”而起,慈悲心可以使人放下“小我”。

一个正值花季的女孩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认为自己废了。治疗她的大夫说再治下去他也要抑郁了。我给她看山区孩子的照片,告诉她这些孩子因为家里穷,每天中午饿了只能喝凉水充饥。有了免费午餐后,孩子吃半个鸡蛋,剩下半个给家人吃。你生活环境优越,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她听了以后傻了。我说你比别人有能力,应该帮助别人。结果她一边吃药,一边做公益,两周之后整个人开始变了,她母亲说这是有史以来疗效最好的一次治疗。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医学调查显示,在55岁这一年龄,在两家以上慈善机构做过义工的人比从来没有做过义工的人群死亡率要低44%。十几年前我在沈阳的儿童福利院见到许多外国志愿者。福利院的孩子都有残疾,这些老外把屎把尿,一点不怕脏和累。有一对美国夫妻来收养孩子,我把健康孩子的档案给他们,他们不要,只要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孩。我问他们图什么?那位先生回答我:“我知道回国后要花几万美金给她做手术,但是有一天当她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份出嫁时,我作为父亲带着她在婚礼上翩翩起舞,那将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孔子说:“仁者寿”,中国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一个人内心的修为提高了,不但气血调顺、身体健康,而且管理也会上一个层次,人生会进入圆融无碍的境界。如何养心?要从人生的三境界悟道、修德、持法做起,三者圆融,方为圆满。

 

观点之二:“道”是天地和人类社会运行的原理

 

它好比汽车制造手册,告诉工程师汽车怎么运作。悟道是最高境界,悟道之后能明白“德”的来由,自然就会修德。千古以来悟道的人不多,明朝的王阳明是悟道之人,他精通儒释道,一生身经百战,从未打过败仗,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释迦牟尼、耶稣、老庄孔孟、王阳明等先圣都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同一个“道”,大道至简,我总结为三点:第一,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一刻停息,我们每个人都是变化中的片段,千万不要执著于小我。你赚10个亿,这些钱就永远是你的吗?你只是漫长岁月中的暂时拥有者罢了。第二,世界是一体的,以各种方式紧密相连,你的心念行为都会影响世界,世界会以各种方式、各种倍数回馈给你。我是学医的,越来越相信这种联系。我碰到大量的孩子肝气不舒,有些孩子还不会说话,舌形全变了。三岁的孩子天天在玩,为什么会情绪不好?一看家长的面容,个个都很焦虑。这很奇怪,家长回家逗孩子玩都是乐呵呵的,但他们在工作中的焦虑不知道以一种什么方式传递给了孩子。第三,我们可以发出善念或者恶念,但是只有当我们不计功利地发出善的信息,周围的世界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才能幸福度过此生。

 

观点之三:“德”是依据“道”制定的行为规范

 

它好比汽车使用手册,告诉我们怎么开。不懂道能不能修德?可以,德修好了也能建功立业。比如,曾国藩谈道不多,但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吾身,为开启“同治中兴”的局面立下大功。如果不懂道而直接修德,遇到问题时,内心就会比较纠结,一纠结就会有肝火,肝火大了就会克肺,肺主皮毛。曾国藩一生都在与皮肤病做斗争,很可能与此相关。

 

观点之四:惩罚性的措施叫作“法”

 

用来维护社会底线。一般来说,悟道、修德之人不需要靠持法来约束自己。但如果悟道、修德都做不到,为了防范错误就只能靠持法。社会要靠道、德、法三个层面共同运行,只有法,没有道和德,法所承受的张力就会过大,最后很容易导致法的崩溃。秦国的商鞅用法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没有弘扬“道”和“德”,秦国很快就灭亡,而商鞅本人的下场也很惨,被车裂而死。

“领导”是一门发挥感召力的艺术,属于悟道和修德的层面,而“管理”是属于修德和持法的层面。企业家需确立人生的大境界。如果缺乏“领导”,只有“管理”,企业做不大。那么企业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合乎“道”?我认为应当遵循稻盛和夫说的“无我、利他”,尽量放下一切私念,不计回报地为众生奉献。这正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讲的人间大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当你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以后,你放心,大家向你回馈的也全是正能量。符合人心所向,就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社会与企业内部的支持,这时你的效率极高。

领导者是否遵循“道”的原则,对企业影响巨大。有时甚至我一看员工的气色,就能判断他所在企业的好坏。之前我去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武汉分行讲课,看到员工个个都很开心,究其原因是行长对他们极好。有个小伙子得了肿瘤,行长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他的生命,送他到北京做了十几次手术,花光了行里所有的医疗储备金。小伙子后来身体康复重返岗位,在行里干得很不错。还有一位中层领导调到外地其他分行后,患重病需要照顾,行长说:“曾经是我们的员工,就永远是我们的员工。”于是把他接回了武汉,全行员工轮流到医院照顾。连医生都奇怪:“一般都是家属来照顾,你们这是什么单位啊?气氛如此温暖。”对一个员工好,其他员工当然也能感受到,员工心情好了,自然会对客户好,业绩就好。武汉分行在中信银行所有分行中排名前三。这种理念可以复制。为推广武汉的做法,中信银行把这位行长的助手派到青岛。结果,仅用了六年时间,青岛分行就从倒数第一跃升到前五名。善的力量让业绩直线上升。

再看全国文具第一品牌晨光,它一年几十个亿的收入,没有一分钱贷款,没有风险投资,资金情况特别好。晨光为什么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做到这么大?全凭“真诚”二字。晨光全国5万家连锁店,当年总裁陈湖雄跑店时不厌其烦地在每家店重复同样的话,这个产品要摆在这儿,那个产品要摆在那儿,这样才能赚钱,嗓子都说哑了,旁人都不理解。他觉得要是自己讲得不到位,让经销商没有挣到钱,他心里会愧疚。晨光的员工正气很足,去泰国旅游时都在自发地谈工作。为什么?老板发心好,正能量就足,企业就有凝聚力。

作为一名中医,我为什么不给人看病而要来商学院讲课?我觉得看病一天治不了几个人,而中国人的病大多因心灵失调引起。我宁愿去给商学院讲课,企业家改变一点点,企业的正气恢复了,员工老板少得病,做出来的都是好产品,传播的都是正能量,企业就会基业长青,并造福整个社会。所以我常说,企业家都是大菩萨,你们改变一点点,社会就会改变。

最后,送大家一句:但行善事,莫问吉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