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永远的铁人——王进喜生平业绩展在京开幕

 

纪念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永远的铁人——王进喜生平业绩展在京开幕,这是活动现场。 八宝山革命公墓党支部书记马全祥致欢迎辞。 北京时传祥纪念馆馆长张雷致辞。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崔颖凯致辞。 与会嘉宾参观八宝山革命公墓政德教育基地。 与会嘉宾参观王进喜事迹展览。 王进喜事迹展览部分展板。 合影留念。参观结束后嘉宾们一同在会议室交流座谈。 王进喜家属向王进喜同志敬献花篮。嘉宾们一同参观八宝山革命公墓瞻仰区。

中红网北京2023年9月8日电(韩超导、陈胜)

王进喜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气概,带领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顽强拼搏,“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上午由大庆油田文化集团、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主办,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承办的永远的铁人——王进喜生平业绩展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开幕。

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崔颖凯,大庆油田铁人学院党委书记(铁人亲属)王洪波,大庆油田文化集团总经理于慧群,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馆长苏爱华,北京时传祥馆馆长张雷,八宝山革命公墓党支部书记马全祥,八宝山革命公墓办公室主任陈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辅导员王心贺以及学生代表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马全祥书记、张雷馆长、崔颖凯副书记先后在开幕仪式上致辞。他们认为,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王进喜同志是一个把平凡工作和忘我劳动与祖国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典范,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石油事业。今天,在这里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开展王进喜生平业绩展览巡展,就是要把他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舍生忘我、乐于奉献的铁人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王进喜事迹展览、八宝山革命公墓瞻仰区并举行座谈会。

 

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暨追思毛泽东主席逝世47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暨追思毛泽东主席逝世47周年活动在北京通州区漷县镇黄厂铺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 纪念活动现场。 尹月林会长主持并讲话。⼴龙秘书长主持本次纪念活动。
与会嘉宾向毛主席雕像和革命烈士们默哀。
向毛主席塑像敬献花篮。 向毛主席塑像敬献花篮。 向毛主席塑像敬献花篮。 刘纪春主任讲话。 黄⼚铺村马⽟然书记讲话。 侯桂珍处长讲话。 国务院礼宾司著名红⾊书法家祝醒寰向活动组委会赠送墨宝“⽑主席诗词”。
于赋主任(左)、尹月林会长(右一)向红色企业家颁发荣誉证书。
尹月林会长为黄⼚铺村马⽟然书记颁发“最佳组织奖”荣誉证书。
刘纪春主任(左)、尹月林会长(右一)为吴建福颁发“中国红⾊企业家”荣誉证书。
剪纸艺术家向活动组委会赠送剪纸作品。《永远怀念毛泽东》珍藏画册总策划兼主编张仕文,向北京市通州区廓县镇黄厂铺村党支部、村委会捐赠了天安门悬挂的毛主席六幅标准像。  原8341部队毛主席警卫战士、毛主席专列身边工作人员同部分嘉宾合影。中红网北京2023年9月3日电(李铁中、郭关新、王俊义、陈胜)在毛主席逝世47周年前夕,由纪念⽑泽东主席诞⾠组委会(筹)、 伟⼈⾜迹(北京)国际⽂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中共漷县镇黄⼚铺村党⽀部、 漷县镇黄⼚铺村村民委员会承办,北京漷州酒业有限公司、 北京中视⼴龙影视制作⼯作室⽀持的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暨追思毛泽东主席逝世47周年活动在北京通州区漷县镇黄厂铺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尹月林、刘纪春、曾文、孙振发、刘真、暴学章、梁志义、宋守友、李耿成、赵同江、陈国民、李建新、侯桂珍、解秀英、周树花、李同彦等以及黄⼚铺村党⽀部书记马⽟然、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于赋、国防文化⼯作委员会秘书长薛⼀川、 大连陆军学院副院长赵雪峰、红色企业家王景、《县委书记的风采》编辑部总编辑张仕文等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在《献花曲》《东方红》歌声中开始了,首先与会嘉宾向毛主席塑像和革命烈士默哀。接着,马⽟然、于赋、尹⽉林、刘纪春、曾文、薛⼀川、赵雪峰、王景等向毛主席塑像敬献花篮。

毛主席警卫刘纪春讲话。他说,毛主席女儿李讷也曾被列入九大代表的名单之中。当毛主席知道了李讷也是九大代表。主席很不赞成。就在那份代表名单上,提笔来把李讷的名字给圈去了,并指定从警卫部队补选一名代表。就这样,警卫一中队的副区队长耿文喜就成了九大代表。作为毛主席身边的警卫,能直接、深刻地受到他老人家的影响教导是非常光荣的。每当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时,就会感到无比地自豪和幸福。

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办公服务处长侯桂珍讲话。她说,我1959年到人民大会堂做服务员,毛主席来检查大会堂建设时我们认识的,主席当时就给我取了个名字叫小猴子,从此叫了一辈子。后来主席在人民大会堂118厅办公,我就是这个厅的服务员,一直为主席服务。有次看到主席腿肿了,袜子破了,我要给他换一双,他说不能浪费,要我给他补了又穿上。1963年12月26日是主席生日,我也恰好是这天生日,吃饭时我就坐在了主席身边,主席要我吃苦瓜,我吃后觉得好苦,主席随时教育我们年轻人要能吃苦。主席在这里包括接待外宾,自己用的费用都是我登记,他自己出钱。

接着马⽟然书记在讲话中说,毛主席离开我们至今已过47周年,九月九日是他老人家的逝世纪念日。今天,在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组委会倡导下,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怀念之情,在这里举办追思纪念活动,弘扬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盖世丰功伟绩,使伟人的辉煌业债得以世代相传。毛主席的一生,就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的一生。他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他带头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要求全党干部自觉成为人民的公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是对他老人家的纪念,而且是对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纪念,是对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千百万革命先烈的纪念。

他介绍到,2018年,经习近平主席提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这个决定使黄厂铺百姓得到了启发,原由是在载入史册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村有六位热血男儿血洒疆场。为了寄托哀思,为了寄托哀思,在众多村民的提议下,经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共同商定,于2020年筹建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为了达到传承红色基因之目的,广场内设有毛主席铜像、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雕像和全镇50余名革命烈士生平简介。整体环境庄严肃穆,浩气可敬,为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不懈传承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介绍了毛泽东思想概要。他说,一个核心:造反有理;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思路: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三大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十大革命策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党指挥枪论、人民战争论、中国革命农民主力军论、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论、游击战论、抗日持久战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将革命进行到底论、美帝国主义纸老虎论;三大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和三个世界理论。

纪念活动现场还向红色企业家颁发荣誉证书,红⾊书法家祝醒寰向活动组委会赠送书法作品。

 

民族文化风景线 长征路上探非遗 ——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之中国文主题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民族文化风景线 长征路上探非遗  ——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之中国文主题公益活动现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白国庆致辞。 将军后代合唱团副团长、王宗槐将军之女王亚利致辞。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谷长江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范扬致辞。 光明网非遗发布栏目总编辑董云致辞。 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女士小合唱曲目 :《浏阳河》《娘子军连歌》 《毛主席的话记心上》

中红网北京2023年8月19日电(张卫东、魏春香、金梅、张雁之)伟大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诗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重温长征精神,一方面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同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走好属于我们新的长征。

2023年8月18日上午,民族文化风景线·长征路上探非遗——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之中国文主题公益活动在北京凤凰台饭店举行。

此次活动以贯彻二十大提出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发展为中心思想。通过举办此项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各界倡导“传承红色经坚定文化信念,勇于开创未来”的精神理念,通过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协文旅,结合长征路线上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共同为推文化以及多彩非遗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贡献。

活动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普法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德慧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北京星映泉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此次活动组委会人员有:组委会主任、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白国庆;副主任路志光 宋晓铭 刘士俊;秘书长马丽;副秘书长董云、王志鑫、张云、张争胜。

组委会顾问有:

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谷长江;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马英民;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张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技艺)传承人祖莪;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考古部原主任杨林;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文物与旅游处原处长、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专委会秘书长张玉亭;

原铁道部专运处中央首长专列列车长张凤茹;

将军后代合唱团副团长、王宗槐将军之女王亚利;

将军后代合唱团副团长、罗文坊将军之女罗冀兰;

将军后代合唱团副团长、贺炳炎将军之女贺北生;

将军后代合唱团副团长、旷伏兆将军之女旷平淀;

将军后代合唱团副团长、陈赓将军之女陈知进;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刘建强;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建军;

艺术顾问有:

中央芭蕾舞团原副团长王勇才;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范扬;

中央国家机关美协原主席王阔海;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张娜

参会的特邀嘉宾有(以姓氏笔画排名):

王耀南之子王太和;

左叶之女左月燃;

任弼时之女任远芳;

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会长刘丹;

朱德外孙、将军刘建;

朱德外孙刘武;

将军刘全胜;

孙继先之子孔东宁;

肖克之子肖星华;

张云龙之女、韩京京妻子张微微;

罗青长之子、将军罗援;

罗文坊之子罗京生;

徐特立后人徐凯;

贺炳炎之女婿谢长平;

韩伟之子韩京京;

黑伯理后人黑良杰。

参会的嘉宾有:

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何丕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社长赵德润;

毛主席贴身警卫曾文;

毛主席专列工作人员解秀英;

中央纪委退休干部周福生;

全国人大机关党委办公室马文礼;

全国政协原文史办主任李松晨;

北京松晨书画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梁华飞;

北京松晨书画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薇禾;

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吴高盛;

龙脉温泉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齐白石再传弟子张庆芳;

中共中央和机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原部长郭存亮;

最高检查院原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秀杰;

文旅部机关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刘长权;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兼机关工会原主席屈照林;

住建部老干部局原巡视员顾振生;

文化部中国延安文艺协会副会长陆建华;

公安部八局退休干部刘会献;

总装干休所离休干部徐龙强;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郝伟光;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唐敏;

北京延安文化展示中心理事长赵文忠;

北京延安文化展示中心副主任张兰芳;

新红网总编辑张卫东;

新红网副总编魏春香;

中红网图库部门主任霍金梅;

泸州老窖国窖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王小丽等。

活动由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北京群艺堂文化传媒青年导演姜子平主持。

会上,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白国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谷长江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艺术家代表范扬介绍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经历以及作为艺术家对公益活动的热爱与支持;百名艺术家重走长征路组委会秘书长马丽介绍了活动实施方案;光明网非遗发布栏目总编辑董云介绍了如何做好长征路上的非遗保护传承,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

随后,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演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七律·长征》;女士小合演唱了《浏阳河》》《娘子军连歌》。刘全胜独唱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沁园春·雪》;以及侯丽娟演唱了《毛主席的话记心上》《江山》,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下午,艺术家们互相交流切磋,大家各展所长,吸引了不少书画爱好者前来观摩。活动现场墨香飘荡,既体现了书画的高雅情趣,又表达了敬党爱党的真挚情怀。

 

 

 

著名战斗英雄、空军原副司令员张积慧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社会各界人事向张积慧同志做最后告别。(郭海鹏摄)张又侠、何卫东、俞正声、迟浩田等向张积慧同志送花圈。(郭海鹏摄)军委办公厅、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等单位赠送花圈。(郭海鹏摄)众多革命后代参加了张积慧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一起合影。(郭海鹏摄) 众多革命后代参加了张积慧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一起合影。(郭海鹏摄) 众多革命后代参加了张积慧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一起合影。 众多革命后代在一起合影。

中红网北京2023年8月6日电(陈胜)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著名战斗英雄,空军原副司令员张积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26日6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今天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8月6日上午,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张积慧同志的遗体躺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灵堂中间,悬挂着张积慧同志的遗像,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

张又侠、何卫东、俞正声、迟浩田等解放军领导和老领导,军委办公厅、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及张积慧同志家乡等众多有关单位、友人,纷纷通过来电、敬献花圈和花篮等形式,以表示哀悼与慰问。

9时许,解放军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在乐声中,缓步来到张积慧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三鞠躬,并与张积慧同志的子女亲切握手,以表示慰问。

张积慧同志,1927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甲子山区桥上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饱受旧社会的苦难。1944年参加胶东军区组织的学兵团集训,对革命有了初步认识。1945年4月,张积慧同志怀揣革命理想,在文登县参加八路军,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员。1945年9月,他与抗大一分校的学员们一起参加了解放临沂的战斗。1945年11月,张积慧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初,由抗大调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为第一批航空学员,他废寝忘食苦练飞行技术,1948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成为飞行教员。1949年底调至第五航空学校学习,1950年6月毕业分配到空军第四混成旅十一团任中队长,后又改装喷气式战斗机,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张积慧同志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入朝作战,历任空军第四师十二团三大队飞行大队长、副团长等职。战斗中,他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冷静果断,充分发扬“空中拼刺刀”精神。在1951年10月16日的战斗中,张积慧同志在飞机炮弹打光、油料缺少的情况下,抱着必死的决心,驾机撞向美军,迫使敌机撞山机毁人亡。1952年2月10日,张积慧同志在僚机的密切配合下,击落敌机2架,特别是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乔治·戴维斯,创造了空战不朽传奇,引起世界轰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张积慧同志参加了空军第四师所有5次轮战,累计参加空战10余次,击落敌F-86飞机4架,他是中国年轻空军的杰出代表,打出了人民空军的浩浩威风,沉重打击了敌人自诩空中不可战胜的嚣张气焰。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张积慧同志于1953年9月远赴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期间刻苦勤学、模范守纪,毕业考试优秀,受到院领导表扬。1957年底学成归国,先后任空军第六师十八团团长、第十六师副师长、第二十七师师长,他工作积极、大胆泼辣、敢抓敢管,严格贯彻执行飞行教令,不断改进教育训练方法,推动了部队飞行训练和整体建设水平提升。1961年,率空军第十六师四十八团顺利完成入闽轮战任务。1969年3月至1980年8月先后任空军第一军副军长、军长和空军副司令员,期间大力推进空军航空兵部队体制改革,扎实组织部队整训,参与指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空军支援行动和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在我空军建设历史上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与空军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对林彪反革命集团及“四人帮”在空军的破坏活动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

1978年7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张积慧同志被隔离反省,1980年8月转业被安排到地方工作,先后任成都国营第四二O厂副厂长和山东省烟台市副市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这个特殊时期,张积慧同志秉持共产党员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和战斗英雄本色,坚定信仰、坚信组织,坚忍不拔、负重前行,全力以赴参与并领导地方各项建设和工作。在四二O厂工作期间,在保障军工生产维修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土地营建几十万平方米宿舍,显著改善了全厂职工干部和空军驻厂军代表生活条件;在烟台市工作期间,主持建设烟台莱山机场,前瞻规划报批蓬莱潮水民航机场,为烟台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0年7月,中央军委研究决定,将张积慧同志收回部队,恢复大军区级副职待遇离职休养。

张积慧同志离休后,始终保持一名老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老英雄的革命风范,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注空军建设发展,积极参加空军成立周年纪念、东北老航校建校周年纪念、向空军飞行人员英烈敬献花篮仪式等活动,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慷慨捐赠历史文物,大力宣扬人民空军优良传统和战斗英雄光辉事迹,激励官兵赓续红色基因、强化战斗精神、奉献强军事业。

张积慧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十次、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荣获二等功2次、特等功1次、“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次,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朝鲜军功章及二级独立自由勋章,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张积慧同志18岁就投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空军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特别是经历人生大起大落,面对个别不实言论,乃至缺乏事实证据的问题,他仍然以党的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以隐忍为公、屈已存道的豁达胸襟投入工作,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和优秀品格。他清白坦荡、光明磊落,机敏果敢、坚毅从容,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保持和发扬了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

张积慧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使我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张积慧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