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警卫尹月林走进北京第一五六中学讲述毛主席读书故事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走进北京第一五六中学讲述毛主席读书故事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讲座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向 北京第一五六中学赠送毛主席书籍学生代表诗朗诵 学生代表向毛主席警卫尹月林送花 讲座会现场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与学生互动并赠送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警卫尹月林与学生互动并赠送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警卫尹月林(右三)与一五六中学校长王勇毅(左三)、部分学生代表合影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右二)与一五六中学校领导合影

中红网北京2023年4月17日电(陈胜)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今天下午,毛主席警卫尹月林来到北京第一五六中学,给学生们讲述了当年他在毛主席身边的经历和主席刻苦学习、爱读书的故事。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在讲座会上说,60年我调到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我体会到毛主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热情,时不虚度,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贪污浪费的思想作风,分秒必争、时不我待的刻苦学习精神,对我这个在毛主席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的影响,永远是刻骨铭心的。他的思想哺育了我,他的精神激励了我,他的作风影响了我。

一、毛主席终身酷爱读书,他的读书范围十分广泛

毛主席爱读书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古典小说、通俗文学等各种著作,还有佛教经典等等,他都爱不释手。毛主席读书范围之广,读书数量之多,读书下功夫之深,在同代人当中是无人能比、无人不敬佩的。

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共读了十万册书。但他最爱读的,不管行军、打仗、在京、或到外地调研不离身的有1200多册,分几十种。其中马、恩、列、斯的著作、鲁迅的著作、《二十四史》、历史典籍、名人传记、中国古典文学、诗词、赋、外国文学、名著、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著作。

二、毛主席一生读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两部大书。

(一)读马列著作,以便探求真理。斗争是社会发展原动力,斗争不仅是政治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指导建立革命理论和进行革命实践的工具。

(二)读哲学书籍,以便做工具研究。

(三)读逻辑学著作,以便用形式逻辑。

(四)读伦理学著作,以便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科学方法。

(五)读经济学著作,以便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头脑。

(六)读历史典籍,以便不割断历史。

(七)读古典兵书,以便胸中自有百万兵。

(八)读古代散文、笔记、以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九)读自然科学著作,是多向自然科学学习。

(十)读鲁迅著作,是因为他是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十一)读报纸杂志,每天都不能少。他说:“一天不看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他每年订的报刊在百种以上,每天看几万字参论实料。

(十二)读“新”学著作,开始有了政治意识。在接受马列之前,曾热忠于康有为、梁启超著作,其中改良思想向资本主义找出路,走西方富国强兵的路子,后来接受马列主义,才走上正确的道路。

(十三)读古典小说,从中可获得许多有益知识。

(十四)读古典诗词,可诗人兴会。

(十五)读字贴楹联,便于积极地消遣。

(十六)学习外语,多学点,但不要作为一种工具书来掌握,而是作为一种消遣换换脑。但他学习外语很刻苦,

其目的是为了加深记忆他和秘书林克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十七)读小人书有大道理。他迷恋小人书,就连吃饭睡觉也不放手。他说:小人书不简单哪!就那么几句话,多少事、多少人物就交待出来了,一目了然。

(十八)读“没有字”的书,善于调查研究,通过人和事接触进行学习。他从49年至74年(74年之后因体弱多病再也没有离开过北京)共到外地调研了七十二次共2184天。他利用到全国各地的一切机会谈话、调研开会、提问题、争求意见,以证明党中央的政策正确与否?以便坚持正确的,修正错误的。

 

三、毛主席读书主张及方法

 

一、主张博览群书

1917年,他为同学写的“序”中说: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取精用宏,根茂实盛,台集而高,学识而博。20年给老师写信说:想用辐射线的办法,门之涉猎一下。

在延安的时候,对大家说:看谁读书多,掌握的知识多。只要是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大家都可以涉猎。56年在给林克写信说: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59年在给方志纯谈话时说:各种各样的书都要读一点。

毛主席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看了十万册书。

二、主张读书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他说:读书没有兴趣,可以看小册子、短篇文章,从那里引起兴趣,然后再看七、八万字的,然后再看那个几十万字一本的书。慢慢读一点,引起兴趣,兴趣应当培养。比如他看水浒传,不知读了多少遍,由于阅读视角不同,收效不同,所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开始,他对这部名著总结了两句话:水浒传好就好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后来,他把这部书当成政治书来读,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造反起义运动代表的都是农民利益,因此,他们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不容于现实社会,但是,他们 虽然失败了,却促成了朝代的更换,历史的变迁。主席介绍说:《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兵。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他从这里引申出我们领导革命也要从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到消灭山头,克服山头主义。他还从政治的视角分析人物和事物,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引申出一些有益于现代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如他说: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儿,那么一股革命热情,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什么叫拼命?《水浒传》上有那么一位叫拼命三郎石秀,就是那个拼命。还说书里若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物(知识分子)梁山的事业就不行。

三、主张读书要持之以恒

要想有学问,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之而成学。

四、主张读书“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意思是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之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可有资比较的东西。”“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微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

五、主张读书先“粗读”后“精读”。

他说:“读书先是粗读,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是复读,重温一下,重要章节也叫精读。在这个基础上再写点读书笔记,问几个为什么,联想实际思考一下周围的事情。”

儿媳邵华向主席汇报期中考试成绩时,毛主席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把精力平均地用在每一门功课上,你应该钻一门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是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在这门学科上,你要去有所突破,理解的更深一点,满堂红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还说:“不要急,知识需要积累,最重要的是要把书读活,切忌读死书,死读书,要勤动脑,要善于思考。”

六、主张读书“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

41年1月31日,在给在苏联上学的两个儿子写信时说:“唯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七、主张读书学习要下苦功夫

57年10月9日,在党的八届中央扩大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

八、主张读书要“挤”和“钻”

39年5月10日主席在延安说:“没有功夫这已成为不要学习的理论、躲懒的根据了。”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去解决,这才是共产党的真精神。在忙的中间,想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开会的时候,人多的很,就要“挤”进去才得有座位。又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就可以挂衣服了,这就是木匠向木头一“挤”,木头让了步才成功的。自从木头让步以来,多少木头钉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我们现工作忙的很,也可以叫它让让步,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个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个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个小时来学习的。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的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他还说:“正面搞不通,可以从旁的方面着手,如打仗一样,顽强的敌人,正面攻不下,就用旁敲侧击,四面包围,把它孤立起来,这样就容易把它攻下。学习也是一样,正面的东西一时看不懂,就从旁的东西着起,先打下基础,就可一点一点地搞通正面的东西。”

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问题的了解和深入。

九、主张读书学习要笔记

不管文化人也好,武化人也好,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新干部也好,老干部也好,学校也好,机关也好,都要写笔记。

十、主张学习要联系实际

读书和实际相结合,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其中引出规律。

十一、主张读书学习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

主席引用孟子一句话说:“尽给书,则不如无书。”主席把它推而广之,就是说,不要迷信书本,读书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又要保护一切正确的东西,同做其它事情一样,既要勇敢,也要谨慎。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比如主席看水浒传,三打祝家庄就得出一个结论:即堡垒最容易在内部攻破。还说:没有城市工作就打不下来。在谈到军队要尽可能扩大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这一政策时,他又想到了水浒传里的例子。他说:我们有饭大家吃,有敌人大家打,发响是没有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七搞八搞便成了“正果”。

十二、主张读书学习要“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38年3月15日在延安抗大对学员说: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天字天书”。读无字的书,即向社会自然界、万事万物学习。这个读书观,在青年时代的毛主席的头脑里就已经萌生。1914年,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书时整理的课堂笔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坑,遍遊四宇尚已。”他从青年时代就很重视读“无字的书”。

他经常走向社会,深入实际,走进工农群众之中。他把社会实际和奇妙无限的自然界作为学无止境的人生大课堂,36年12月他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十三、主张学习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学习必须一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

十四、主张学习“至死方休”

59年1月,他对秘书林克说:“决心学习,至死方休。还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76年在他病危的时候,多种疾病同时向他袭来,他所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但他仍像平时一样,关心国事,酷爱读书。请看76年9月8日也就是他去世前一天,看书(文件)记录:9月8日零时零分看书14分钟,零时50分看书10分30秒,一时45分看书10分钟,二时零五分看书9分、5时50分看书7分、12时47分看书21分,13时18分看书12分,14时零9分看书18分、14时35分看书13分、16时37分看书30分。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看书,也是去世前八小时还在坚持不断地看书学习。九月八日这一天他看书看文件十一次,共两小时五十分钟。他还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食司管,书和文件由工作人员托着进行学习的。毛主席真正做到了“决心学习,至死方休”。听了这个记录,谁不为毛主席的坚强毅力而感动呢!这才是真实的毛主席,他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学习,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用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毛主席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一生读了十万册书,手不释卷地读古今中外的书。他的智慧来自哪里?来自古今中外的先哲。毛主席把书读活了,读出了千军万马,读出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新中国,读出了一个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读出了一个无敌于天下的人民解放军,读出了取之不揭、用之不尽的战无不胜的毛主席思想体系,所以,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毛主席的评价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伟大的变革者,中国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奠基者,中华民族命运由衰到盛的扭转者,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飞跃的推动者和实现者。

讲座后,学生代表还给毛主席警卫尹月林送上书法作品并合影留念。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