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顽疾的克星 ——记民间中医奇才王高

2021年12月6日,民间中医王高从山东​莒县专程来到北京。他向好朋友、中红网总编江山,再三表达自己的心愿,要把治疗牛皮癣顽疾的药方,无偿献给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以期让治疗有效的好药方,为更多的牛皮癣患者带去福音。

王高先生要“献方”,基于他对中医事业的追求,对中医文化的自信,对中医守正创新的追崇。

一、民间高手王高其人

王高,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县寨里河镇老虎峪村(现居住城阳镇付家洼村)一个普通农家,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五。

因为1985年代的山东农村还不富裕,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年仅16岁的小青年王高,居然“闯关东”外出打工,而且一跑跑到大东北的吉林桦甸,而且去了一个山高路远、人迹稀少的地方,跟着一批“跑单帮”的人,在一个种植大户那儿种起了人参。

对于初出茅庐的王高来说,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这个种植人参的地方,距离完整的村落有近百里之遥;清一色的男性种参人,“窝”在还是用蜡烛照明的山上。“一年到头住在不见人烟的地方,像个‘囚犯’似的;在那些难熬日子里,我就是想着赶快离开这里,不仅仅是因为种植、管理人参的劳苦,还有就是那种天长日久的孤独。”王高感慨地回忆说。1985年秋天,王高在劳作时被毒蜂蛰了,眼睛肿得不能张开,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但当时山区缺医少药,又受了许多伤痛之苦。尽管老板不让走,后来王高还是“逃离”了。

就在东北打工时,王高亲眼目睹了当地因为缺医少药,有些村民有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痛苦不堪的状况。他就心里想着,自己应当去学医,用医术去解除众生的病痛,让清贫的生活不再过得痛苦。怀揣这个“崇高”的梦想,在外闯荡两年的王高,回到了家乡“上学、学医”。

王高还算是幸运的。他回乡不久,就“考”上了县里的卫生学校(三年制中专)。王高的大伯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时任刘官庄镇卫生院院长,是王高的堂哥帮他办妥了入学手续。

王高卫校毕生后,被分配到县医院,先后在内科、急诊科当临床医生。王高在卫校学的是西医,他认为西医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而患慢性疾病的人群很大。于是,他就想效仿大伯学中医,去当悬壶济世的中医大夫。

在县医院工作三、四年后,王高在“当西医与学中医”的纠结中,选择了自谋职业,去圆自己的中医梦。为此,王高来到河北巨鹿县的痔瘘专科学校速成班,自费进修专科技术。在培训期间,王高结识了改变他人生职业道路走向的恩师——专治牛皮癣顽疾的老中医姚会伶先生。

培训结业后,王高邀请姚先生一起回到家乡,在莒县县城租了60多平米的三间平房,挂牌开设了一个“治疗牛皮癣”的专科小诊所;姚先生看牛皮癣病患,王高看痔瘘患者,一老一新两位中医,把两个专科做得风生水起。

当年,王高虽没有成为治疗痔瘘的专家,但他的专项技术却很有一套。比如,他的“一针保终生”“打丹参针”“四指扩肛”等技术,在“十人九痔”的患者群中很有影响,一时间还门庭若市。王高还当起师傅,教会了几十个徒弟。

但王高还是放弃了这个熟门熟路、收入可观的特长。他在恩师的影响下,再次“转向”,研究治疗牛皮癣。

二、勇于创新的后起之秀

牛皮癣是顽疾。在医界,有“行医不治癣,治癣必丢脸”“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之说,十分形象地把牛皮癣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顽固不化和治疗的束手无策表达了出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高偏不信这个邪,他就是要攻克这个难题。

​    王高与治疗牛皮癣的不解之缘,源于遇到了恩师姚会伶,并一起在莒县开专科诊所。在北方地区,因为气候潮湿,牛皮癣的发病率很高,有的小自然村,居然有三五个病人。在与老师一起坐诊时,王高亲耳听到了患者“俺们村上还有几个像俺一样得的病人呢”的诉说,亲眼目睹了牛皮癣给患者带来的不雅和苦恼;他还记住了师傅“百事通不如一业精”的一句教诲;同时,他还记住了牛皮癣复发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和患者祈盼得到“根治”的恳切目光。

姚会伶离开莒县后,王高把老师留下的药方与前辈流传的古方进行比对,並结合临床开展深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中医药理论水平,王高还专程去山东中医药大学,购买了一套函授大学教材,埋头苦学。他从中发现,为什么中医治疗牛皮癣用了“苦寒性”药,但总是“春天看病夏天好,凉寒时节又复发?”原来,牛皮癣“见热好转,遇寒加重”,是“真寒假热”、典型的“寒凉病”。由此,王高得到启示:牛皮癣的外表是“外科症状”,实质是“内科病症″,必须运用中医理论,采用“外科内治”的方法来解决。王高的这一“观点”,还在父亲的身上得到了实证——1996年,王高在老家盖房子,他父亲在现场看管材料时,遭遇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气,结果得了牛皮癣,精神状况很不好。他就让父亲口服自己配伍的中药。一开始,他父亲还不信任儿子的药方。王高说,“如果看不好你的病,儿子一辈子也不干医了。”他父亲说,“那就信你这一回”,就坚持服用了三个月的中药。结果,王高父亲的牛皮癣不仅全部消除,而且全身脏器的功能都恢复得十分正常。

三、治顽有术的特技专家

牛皮癣被认为是“不死人的癌症”,是“送不走的瘟神”。不管是医者还是患者,人们往往“谈癣色变”。千百年来,牛皮癣这个顽疾难以根治,已经成为定论。

王高认为,牛皮癣为什么不能根治?是因为没有找到病因。经过深入研究,王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他说,人体都有一种“客留”现象,风寒湿侵入人体后,体质好的、元气足的人不会“客留”;有的人“客留”不走,就转化到五脏六腑,不易外发,导致功能虚弱,久而久之化为血瘀。牛皮癣属于体寒阴性体质,中医在治疗时,一般都用苦寒性的药物,用了这类药物,虽然当时把虚火降下去有较好效果;但一旦停药,却又会冒出来,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按照传统的治疗牛皮癣,医生都要求患者忌口,不能吃羊牛肉、不能吃辛辣、不能碰海鲜,等等。但为什么患者还是终生也治不好、永远也不能根治呢?王高说,道理很简单,因为忌口后,维持患者全身脏器的营养跟不上,人体缺乏营养后功能会减弱,抵抗力就下降;加上治疗中带有一定的药物副作用,就导致患者的病情进入恶性循环,就越来越加重,最终不可收拾。所以,患者讲“开始时不治还能过,后来是越治越坏。”中医讲“正气足,邪不可干。”只有全身正气足了,病气进不来,就能健康起来。

所以,王高治疗牛皮癣的药方和医嘱,从不提忌口”,羊牛肉和海鲜照常吃,必须喝酒,以酒为引经药。他说,吃了这些热性温性食物,能增强脏器功能,功能强大了,精气神足了,疾病自然恢复。

有人问王高,如果不忌口,吃了辛辣羊牛肉热温性食物,病“发”出来怎么办?王高说,不用害怕,其实“发”只是一个过程,就像地里有种子一样,它必须“发”出来,只有“发”出来,才能根治。一旦从里往外“发”到“根”,再加以治,就会断根。王高又说,如果你的体内已经没有牛皮癣的病因,已经产生了强大的免疫抗体(中医叫肾阳足),再得牛皮癣就难了!

那么,王高治疗牛皮癣,开的是什么药方呢?他不加掩饰地说:“大致方向就是补肝肾、补脾胃、大补气血,以滋补、补气为主,因为人体就是一口‘气’呀!”王高用中医治疗牛皮癣,用的主要药材是人参。他讲,用药必须讲求“君臣佐使”,这与打仗取胜的道理一样,要协同配合,所以除了人参作为主力,还须有一些辅助功能的药材配伍;而且这些药材,都是没有毒副作用的。

王高治疗牛皮癣的过程,也是很有个性特点的。他讲,首先要确立医患之间的互信。牛皮癣是被大众论定为最典型的、久治不断根的顽疾。许许多多患者讲:“得了牛皮癣,难受加痛苦;不治受不了,治后好不了。”王高讲:“作为牛皮癣医者,宁可不治,不可乱治。”为了达成共识,王高要求患者解除治疗牛皮癣不能断根的疑虑,树立“坚持用药、配合治疗”的信心。有一位女性患者,得病七、八年,双腿和全身都是癣斑,容貌不堪入目。由于得了这个病,她找对象时把男方吓跑了。她千方百计治疗,西医中医都看,钱花了不少,结果都是一停药就复发。由此,她失去了信心,精神状态很是悲观。2009年,她听人讲王高医生专治牛皮癣很有一套办法,于是就抱着一丝希望前来医治。王高与她约法三章,她愿意接受可能产生“外发痛苦”、但能“达到根治”的最佳方案。在治疗期,她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用中药,经过8个疗程,终于摆脱了纠缠多年的牛皮癣魔掌,面目焕然一新;停药到现在,也没有复发,表现出根治的真实疗效。

王高治疗牛皮癣26年了,世界性难题被他破题,顽症堡垒被他攻破。在谈到如何让自己的特技在更大范围,让牛皮癣患者受惠获益时,王高说:“充满压力,任重道远。”

所谓压力,来自于社会和患者群对“王高疗法”的信任度还存在距离。比如,有人一听“王高治牛皮癣不忌口”就直摇头,全世界医生都讲要忌口,你王高却不忌口,你的理论依据在哪里?你王高不是中医权威而是民间土医,你凭什么牛气冲天?所以,还有绝大多数的患者选择了“不相信王高能根治牛皮癣”,而继续陷入“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的泥淖。对此,王高忧心忡忡。

所谓任重道远,王高有志于攻克牛皮癣顽疾,有愿望要让更多患者的形象光鲜起来。但囿于个人经济和社会能力特别有限,要推广这项技术遇到阻力和瓶颈,这方面的突破不亚于攻克牛皮癣顽疾的难度。

但王高依然充满信心。他说:“只要让更多的牛皮癣患者有盼头、有希望,我会坚持做下去,我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

王高表示,上述观点、方法及言语只代表个人,不涉及各界医疗、医者,解释权只属于本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