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女神张立娟

   

世上本无神,有些人为什么被称作神?

神是一种敬称,也是一种爱称,更是一种对其人格的肯定。

张立娟是谁?为什么被称作红歌女神?

张立娟——黑龙江四野研究会歌舞团,哈尔滨市双城区老年协会歌舞团,黑龙江星火红歌艺术团三团团长。她自筹资金,于2015年末组建红色歌舞团,红色歌舞团成立六年来,演出几百场,她对红歌事业,对红色文化宣传做出了杰出贡献和巨大牺牲。在双城区几乎家喻户晓,在黑龙江,在全国各地以及国外都留下了她们演出的足迹。

这些年,张立娟自掏腰包为她的歌舞团配置了上百种演出服,无数演出道具,编排了八十多个优秀的红色节目,没有排练场地,就把自家的二楼空出来,自己一家人搬到一楼商店里蜗居没有舞台,自己焊制大舞台,买拉运道具的机动车,前后花费二十多万元打造这支义演团队。

有的人口口声声热爱毛主席,喜欢红色文化,但是,如果你让他参加红色宣传活动,或者是拿出一点钱来去支持红色文化宣传,他不是没时间,就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反正干啥都有时间又有钱,让他真正为宣传红色文化做点事,他有一百个借口去推脱。

张立娟不是这种人,她不单花光积蓄,搭上工资,还把自己一年盈利十多万的商店几乎干黄了。为了红歌事业,张立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自己和家人一起奉献给了她的歌舞团,这一切只因四个字,对朋友的“承诺”,对红色文化的“热爱”。

张立娟:哈尔滨市双城区人,她从小能歌善舞,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因为随父母下乡,她种过地,吃过苦,曾经和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返城后,因为单位不景气,张立娟白天在路边摆摊卖菜,晚上到剧院门口卖瓜子。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是一位乐观主义者,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张立娟都是勇敢地去面对,从来有惧怕过。

张立娟曾经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考入双城区文工团,因为结婚受夫家封建思想压制,她失去了最理想的工作,浇灭了最美好的梦想,沦落为街头小商贩。

俗话说:“人穷不能志短。”张立娟不甘命运安排,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撑起一片天。

改革开放四十年,她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着改革的浪潮时起时落,在奔流不息的潮水中挣扎漂浮,一直没有停止与命运作斗争。张立娟不光在路边卖过菜,在剧院门口卖过瓜子,她还开过饭店,开过商店,只要能赚钱养家,她啥苦都能吃,用东北话说,她是典型的女汉子!

这个看上去是女汉子的人,却是一位文艺爱好者,因为爱情,她与梦想失之交臂。然而,真正的强者,不会一直听从命运的安排,她会把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张立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梦想虽然被搁浅,却没有死亡。张立娟四十年矢志不渝,在步入中年时刻,她擦亮了自己梦想的火花!

2015年,张立娟事业有成后,看到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姐妹们怦然心动,心中久违的文艺细胞在优美的舞姿、美妙的音乐声中被激活,她很快融入这支队伍,并迅速成为骨干。

在跳广场舞期间,她结识了唱红歌、跳红舞的大姐贾团长,并得到贾团长的赏识和信任。贾团长是一位癌症患者,最后弥留之际,她把自己的团队托付给了张立娟(实际她只是接过来一个空壳,一个信念,据说当初的团队因为贾团长不在,很多人不看好张立娟,都离队了,最后只剩几个人,张立娟下了血本,使这支团队起死回生)。

张立娟受人之托,不懂红色文化的她,冷手抓了一个热馒头,那时候她对红色文化了解甚少,四十年跟着改革大潮摸爬滚打,红色文化早已经被特色雪藏,没想到一经接触,张立娟内心红色的种子立马发了芽。

张立娟是一位信守诺言的人,拿过贾团长的接力棒后,张立娟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了这支队伍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张立娟的团队之所以能有如此的凝聚力,能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离不开她的担当与大爱,离不开队员们高贵的品德和素质,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崇高和魅力。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人把唱歌跳舞当成健身和娱乐,张立娟却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和生命。自从她从贾团长手里接过歌舞团,她就把自己嫁给了这个歌舞团,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以外,她的心思都用在了团队上。为了排练出有血有肉、有内涵、有张力、有意义、有分量的节目,她东奔西走各处学习,学完后自己再进行深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变成让观众赏心悦目,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

张立娟编排导演的节目可以说百看不厌,节目质量不亚于专业团队,甚至和专业团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始,贾团长给她留下的红歌团只是有点红色舞蹈,张立娟觉得节目演时间太长了,观众会乏味。为了剧团的发展,节目一定要推陈出新,能吸引住观众,这样剧团才能得到发展,具有生命力。为了这一目标,她开始四处采风,到处寻找挖掘红色题材,自编自导,把红色文化里面的经典故事,以舞蹈和情景剧的艺术形式搬上舞台。

他们剧团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合唱、喜剧、小品、快板,诗朗诵等一应俱全。由张丽娟编排导演的反映红军题材的情景剧《十送红军》《长征》、反映抗日题材的情景剧《地道战》《红色娘子军》、红色舞蹈《映山红》《南泥湾》,反映战天斗地精神的情景剧《大生产》,音乐史诗《四渡赤水》《天下乡亲》,还有反映知青上山下乡等方面的文艺作品……节目之多,数不胜数。

无论是朋友邀请助演,还是群众自发搞活动,亦或是政府宣传部门派发任务,张立娟和她的队员们都会不辞辛苦,毫无保留地把他们自编自导的红色节目奉献给观众,他们真正做到了从群众来,到群众去,把红色种子播种到千家万户。

他们的节目不仅普通群众喜欢,就连革命后代也喜欢,林彪元帅的女儿林豆豆,罗荣恒元帅的儿子罗东进,开国上将刘亚楼将军的儿子刘煜滨等都观看过他们的演出,都被他们的精彩的演出深深感动,对他们这个团队评价甚高。可以说,张立娟和她的队员们得到的赞誉无数,被他们感动的观众无数!

这个歌舞团虽然是六十岁以上的一支业余的老年团队,但是他们那种拼搏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是专业团队都比不了的。团队里四十多人结成铁板一块,无论排练、演苦多累,大家一句怨言没有,张立娟团长指哪打哪。

2020年最忙碌的一个月——28天中,张立娟竟然和队员们演出了56场,平均一天演两场,而且是连着演,中间不歇息,这是专业团队也做不到的,而他们一分钱回报没有,都是义演,都是无私奉献,居然做得比拿高价出场费的职业演员都好,这不能不让人慨叹和钦佩。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张立娟团长最年轻也接近六十岁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能让这些老年人焕发青春,无私忘我,不知疲倦,不辞辛苦,以团为家,以苦为乐,这不正是红色文化所要传承的革命精神吗?这不正是毛主席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大公无私,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吗?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没有付出,哪有收获?张立娟和她的队员们,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是快乐;奉献的是无私,得到的是敬重;播种的是爱心,耕耘的是信仰。他们热爱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舞台上载歌载舞,挥洒着人间最真、最美、最纯的红歌精神和同志间的大爱。他们是最美的,他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幸福的一群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像张丽娟这样把红歌团当成事业,当成生命,不只是张立娟一个人,还有她背后默默支持她的爱人——陈显涛;她的最佳搭档,也是她们的副团长——郑桂丽;艺术总监——陶然;编导教师——刘晓敏;声乐教师——关洪福等都是把团当成家,把红歌事业当成生命去爱护。团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幕后英雄,每一个队员都是顶梁柱。李凯大哥曾经和我开玩笑说:“很多团找他,他哪也不去,他把自己无偿卖给了这个团队。”李凯大哥不但把自己捐献了,还把妹妹李敏也献了出来。李凯的妹妹是国家专业演员,退休后呆在家里享清福,李凯见团里忙不过来,连哄带劝地把妹妹拉到他们团里帮他们演出。

在同张立娟团队的副团长郑桂丽大姐聊天时,我问他们这种团结互爱精神是如何打造的,郑大姐告诉我,他们团队有一个口号,大家都按照这个口号去做,这个口号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秘笈。

他们的口号是:亲兄弟,亲姐妹,一家人。这个口号虽然不是很响亮,很时尚,但是却像一枚钢针一样,把所有的人的心缝在一起,串在一块儿。

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社会,亦或是一个团队,如果大家都像亲人一样理解、关心、帮助、持之以恒地去坚守,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做什么事能不成功呢?这个团队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成绩,是因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成功的顺理成章,一点也不奇怪。

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大家各打各的主意,各揣各的心思,即使拥有百万雄兵又能如何?还不是像蒋介石一样,逃到孤岛上去占山为王,孤芳自赏。

心中只有时时刻刻为人民的利益,为集体的利益着想,才能让沧海变桑田,让梦想成为现实!

张立娟带领团队在韩国演出,一场《十送红军》把韩国人演的潸然泪下,在泰国演出让全场高呼,在俄罗斯上演红色经典更是让所有嘉宾感到震惊,在朝鲜他们被奉为贵宾。

无论在哪里演出,他们的节目都深受群众喜爱,有时散场的时候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赶上天气不好,演员们顶风冒雨也会坚持把预定的节目演完演好,我就曾经冒雨看过他们的演出,演员们在露天舞台表演,浑身湿透,却没有罢演的。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专业团队,当大家知道这是年逾古稀的业余团队时,无不动容。

张立娟是一个女人,一个没有多高文化,一个大大咧咧,不会使用心计的女人,无论她见到谁,送上的从来没有甜言蜜语,而是一串爽朗的笑声,这笑声让你对她所有的疑虑都消失殆尽,会把她当成亲人,当成朋友,当成自家姐妹!

张立娟是真诚的,是热心的,也是严厉的。她在舞台上,既是导演又是教练,同时还是一个演员,她工作起来六亲不认,工作以外却像慈母一样对每个队员关心备至,亲如姐妹。

队员病了她做好可口饭菜送到医院;队员从外地回家,她大半夜的去机场接站,把队员接到家里吃完接风面再把队员送回家;队员搬新家,她会买好各种日用品送上门去;团里来了新队员,她自掏腰包搞会餐;为了把节目排好,她大半夜的不睡觉,在稿纸上画图編队列,在镜子前翩翩起舞……

有舍必有得,张立娟的团队之所以能有今天,能被社会各界认可和喜爱,与她的人格魅力,与她的无私大爱,与她的刻苦努力分不开。别的团队队员一般都像流水的衙门今天你来,明天他走,而张丽娟的团队很少有这种情况。刚开始,也有人因为她排练过于严厉,自尊心受挫,往出跑的,跑出去后因为学不到真东西都后悔了,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她是为了节目质量才严格要求大家,看上去是无情,实际是厚爱。

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任何团队都走不远,更别说有建树,然而,这一切张立娟都做到了。

张立娟现在不只是黑龙江四野红色歌舞团团长,而且是哈尔滨市双城区老年协会歌舞团团长、黑龙江星火红歌艺术团三团团长,还是哈尔滨双城区老年协会副会长,哈尔滨双城区广场舞协会会长,哈尔滨双城区秧歌协会会长,几乎双城区所有的老年艺术团体都归她管。

她很累,但是从来不喊累,她很苦,从来不叫苦。当我问她在这么多年的团队管理和演出中,最苦恼的是什么?她的回答居然是没有苦恼;我问她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她说没什么困难;当我问她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这么多年如一日坚守红歌团,为社会各界无私义演时,她告诉我是革命先烈那些感人的事迹……

听到这句回答,我没有再追问什么,我已经读懂了她为谁在做,为什么这样做……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前我一直以为张立娟只是热爱文艺,热爱唱歌跳舞,是一个大大咧咧,风风火火,没有什么内涵的人,然而,我错了,我错在只读懂了她的表象,没有读懂她心灵深处所掩藏的如同火山一样喷吐欲出的岩浆,那岩浆正是她不知疲倦的动力,也是红色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写作几十年,从来没有为某一个人树过碑、立过传,这些年只为正义鼓与呼,只为弱者鸣不平,只对邪恶舞大棒,只对豺狼掷投枪。从今日起,我想用我真实的笔墨,真诚的情感为那些奔走在红色文化道路上的红歌战士去唱赞歌,歌唱他们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行,美好的追求,美好的事业,让大家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向他们学习。

如果你是一抹彩霞,你就能染红一片天空,如果你是一缕春风,你就能吹绿一片大地,如果朝霞出来了,天就会亮了,如果树发芽了,春天就来了,如果毛主席回来了,人民就能过上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