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年前的抗联战歌,在这里依然唱得响亮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在吉林省通化市,重走抗联路的党校学员们在山林间行进时,高声齐唱《露营之歌》。

这首东北抗日联军题材歌曲,与其他东北抗联战歌一起,成了学员中间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东北抗联的战斗过往,在这铿锵有力的歌声中,在高山密林间重新浮现。

 抗联战歌让学员们感慨万千

刚刚在通化参加完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项目的王渊,对《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感慨万千。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在去往抗联密营等遗迹的大巴车上,王渊和其他学员们唱得热血沸腾。

1936年7月初,在通化地区召开河里会议。东北抗联第一、二军合编,正式组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并成立中共南满省委。会议期间,杨靖宇提笔创作了歌词,并由韩仁和谱曲。此后,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在一路军将士们中广泛传唱。

“杨靖宇将军写下的歌词,让我们仿佛回到八十多年前的战斗岁月。”王渊说,走在抗联路上,唱着抗联战歌,虽没有亲身经历当年的战火,也能体会到抗联将士们在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壮志雄心。

“夺回丢失的我国土,结束牛马亡国奴的生活。”这句歌词,让王渊仿佛看到抗联将士们面对侵略者的英勇无畏。他说,看到战斗遗迹,回味抗联战歌,能够真切体会到当时斗争的艰苦和将士们挽救国家民族的信念,“胜利来之不易”。

作为金豆子家具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渊对这首歌表达出的斗志印象深刻,“无论是战斗岁月,还是今天国家发展,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来支撑,来激励。”

  抗联将领们还是“创作骨干”

“东北抗联不仅是一支战斗队伍,还是一支重视文化建设的队伍。”中共吉林省通化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国莉莉说,东北抗联将士们留下的这些经典旋律,让学员们一改对东北抗联的固有印象。

“《露营之歌》是东北抗日联军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四段歌词用时间顺序描写了抗联春夏秋冬四季的露营生活,在空间上从松花江到小兴安岭、从镜泊湖到嫩江平原的广阔天地,著名的‘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更是对抗联艰苦露营生活的生动描述,而‘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则是抗联战士的浩然正气和英勇顽强斗争精神的写照。”讲起抗联战歌的创作背景,国莉莉如数家珍,“这些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国莉莉曾对东北抗联歌曲进行过专门研究,从一些研究著作和史料中发现,抗联将士中不少人既是优秀的指挥员、战斗员,又是优秀的诗人,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人都曾在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同时写下了一批揭露敌人、打击敌人、教育战士、鼓舞士气的抗战诗篇,并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

除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杨靖宇还创作过《四季游击歌》《西征胜利歌》《东北抗日联军歌》等作品。李兆麟则写下了《革命歌》《保卫白山黑水》《长白山歌》等歌曲,被誉为东方《马赛曲》的《露营之歌》,也是出自李兆麟等人之手。

  永远传唱,永志不忘

“抗联将士们和百姓创作的歌曲、歌谣,有对国破家亡的愤怒、哀怨,也有对战斗胜利的美好期盼,激发了抗联将士和东北人民齐心抗战的斗志,党的抗日纲领在这些歌曲中深入人心。”国莉莉说。

中共通化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敬东说,教唱东北抗联歌曲已经成为通化党校和杨靖宇干部学院“重走抗联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歌曲值得被永远传唱,将士们的伟大精神永志不忘。

如今,每年有数千名学员来到通化感受当年的抗联岁月。“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传唱的人越来越多,东北抗联的精神也一定会发扬光大。”周敬东说。

“红色仁化”主题原创歌曲系列歌词创作

一、《情暖城口锦城温泉》

(女)汩汩清流是大地母亲赐予我的良方
亲爱的战士啊请脱下你褴褛的衣裳
我愿用我的温暖替你消除疲惫替你疗伤
好重振精神踏上征程杀敌立战功
保卫祖国保卫家乡

(男)你温柔博大的情怀是我杀敌的力量
我的父老乡亲啊你不用担心和悲伤
我愿用我宝贵的生命和热血抛洒在疆场
好驱逐倭寇消灭顽敌让红旗飘扬
谱写长征新的篇章

(女)我亲爱的战士啊你可一定要刚强
这儿就是你温暖的家你可爱的故乡
当明年映山红花开的时节声声杜鹃啼唱
等着你凯旋归来英姿飒爽重相逢
喜庆欢呼久久回荡

(男)我亲爱的父老乡亲我亲爱的姑娘
你们就是我最亲的人和坚强的后方
为捍卫领土完整民族尊严这一崇高理想
誓死保卫家国永远驱虎豹逐豺狼
胜利之歌定会奏响

(合)胜利之歌定会奏响
红军精神永放光芒

(注:1934年10月,红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一方面军红一、九军团和军委纵队及红三、五、八军团各一部在位于赣、粤、湘边的仁化域内行军作战十余天,突破国民党军设在城口至桂东间的第二道碉堡封锁线,进行了奇袭城口、抢占五里山和铜鼓岭阻击战等战斗,摧毁碉堡26座,穿越仁化20多个乡,分道进入乐昌麻坑和汝城延寿。11月2—7日,红军在城口作短暂休整期间,指战员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露宿在街头,纷纷到城口锦城温泉沐浴、泡脚,深受当地百姓的热爱)

二、《朱德素兰》

泰丰店窗前的那盆兰花哟
你可知道这个冬天不寒冷
有一位威武而儒雅的将军
对你细心呵护充满着深情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朱总司令

纤细而妖娆的那盆兰花哟
你可知道这个冬天不寒冷
有一位威武而儒雅的将军
杀土豪劣绅分田地给百姓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朱总司令

素洁如玉脂的那盆兰花哟
你可知道这个春天悄来临
有一位威武而儒雅的将军
打响粤北湘南起义第一枪
点燃熊熊烈火换来新人间
点燃熊熊烈火换来新人间

(注:1927年冬至1928年年初,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两度到仁化,暂居在董塘墟米行街泰丰店,揭开了仁化暴动序幕,领导和指挥打响了粤北湘南起义第一枪。期间,朱德对店内的那盆扶溪白爱不释手,呵护有加。朱德离开仁化后,一直对那盆历经战火的“阔叶仁化大花素”念念不忘。1962年,朱德委员长派两名警卫员会同当时的韶关公园一名花卉工程师到仁化寻找兰花,在仁化县扶溪镇某户人家寻得大荷素十几苗,故而,扶溪白又名“朱德素”)

三、《河富人民抗日礼赞》

日寇铁蹄蹂躏我家园
强盗野蛮侵犯我主权
泱泱大国山河正破碎
亡国灭种就迫在眼前

怎能让倭寇蹂躏家园
血性汉子应勇往向前
驱逐鬼子全民争当先
把侵略者当垃圾埋填

英雄的仁化河富人民
拿起刀枪化为佛座莲
让小鬼子的尸骨不全
还我河山是铮铮誓言

华夏革命精神代代传
代代传

(注:1944年冬,日寇为了打通粤汉线,进而侵占整个中国,大举进攻粤北地区。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仁化县河富人民成立了河富抗日自卫队,后编为仁化县第五抗日自卫大队第六中队,属下有大富、大井、河塘(含江夏村)三个小队,共200多人。此后,河富自卫队曾多次主动出击,进攻茶山、花坪等地日军据点,给日军沉重的打击,仅1945年8月18日一天就毙日军40多人,俘日军2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20多支,掷弹筒1个,弹药一批。河富人民的抗日斗争,充分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无比威力,宣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侵略者必败,中华民族不可侵犯,中国人不可侮!)

四、《血染铜鼓岭》

红旗飘飘扬
军号嘹嘹亮
端起刺刀向敌人
砸碎旧世界
战士们
勇向前
头颅可断志不移
誓将革命捍卫到底
为了苏区的胜利
甘洒热血斗到底
为了胜利勇向前
奋勇杀敌报党恩

铜鼓风云涌
鏖战硝烟浓
长征路上多险阻
决心不可挡
军旗猎
热血红
身躯倒下化青松
来年春晓映山红
为了革命的胜利
我愿冲锋拼到底
为了铭记诸先烈
我把红旗擎到底

我把红旗擎到底
为承先烈遗志将梦圆
将梦圆

(注:1934年11月4日,担负阻击任务的红二师六团一部与先期占领铜鼓岭的粤军独立警卫旅第三团彭智芳部遭遇。粤军倚仗有利地势与轻重武器,向红军发起猛烈攻击。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红军迅即抢占龙形埂有利地形,沉着应战,奋勇还击。战至第二天傍晚,双方伤亡惨重。红六团完成阻击任务,掩护红军主力顺利西进)

五、《一条红军毯》

五月的天空格外蓝
山村来了一队灰布衫
军容整洁纪律严明如大山
宣传革命道理促膝交谈
军民一家尽欢颜

五月的天空格外蓝
山村来了一队灰布衫
灰军帽上红五星金光闪闪
那是不忘初心忠肝义胆
胸怀民众天地宽

五月的天空格外蓝
临行留下一张红军毯
答谢乡亲照顾伤员度难关
背行囊依依不舍将山翻
英勇杀敌亮枪杆

红军毯啊红呀军毯
饱含军民情谊是美谈
你见证了鱼水情深胜高山
今日的和平是鲜血所换
阳光明媚更灿烂

(注:1929年5月末,红五军经闻韶向南雄进发途经扶溪镇下里社和上里社时,作短暂休整,并把几名伤病员留下委托村民照顾。为答谢村民的悉心照顾,一名红军战士将自己的毛毯赠送给村民。几十年过去了,该村民还保存着这张特殊的红军毯……)

六、《我为红军做衣裳》

缝纫机呀哒哒响
哒哒响
我为红军做衣裳
做衣裳
袖子领口线缝双
线缝双
纽扣钉牢披肩上
披肩上

我为红军缝衣裳
缝衣裳
红军个个好儿郎
好儿郎
穿上衣裳上前线
上前线
如虎添翼打胜仗
打胜仗

红军个个好儿郎
好儿郎
多传捷报到后方
到后方
待到立功凯旋归
凯旋归
我再为你缝衣裳
缝衣裳

(注:1932年4月,红三军团在总指挥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率领下,奉命西出崇(义)(上)犹苏区向粤境仁化进军,扩大苏区。4月25日,占领长江。期间,红军把没收反动资本家的大量棉布集合中在长江广州会馆,由当地苏维埃政府组织几十名缝纫工人日夜加工,赶制了5000多套被服,有效保障了部队供给。本歌词意在借为红军赶制被服的缝纫女工之口,叙述这一史实,歌颂军民鱼水之情。)

七、《华阳寨残垣唱忠烈》

杜鹃红时战火飞
几千强敌将我围
寨内军民同心力
英勇御敌显神威

三月雷霆春雨霏
半月坚守巧突围
寨墙倒塌埋忠骨
鲜血浸透野蔷薇

旭日东升处处晖
华阳旧事虽渐微
昔日烈火今犹在
镰刀红星闪光辉

(注:董塘失守后的1928年2月22日,中共仁化县委、县革委、第八独立团团部和第一、二营及群众700余人退守华阳寨,与手握精良武器的数倍反动武装对峙。期间,敌以炮火击、挖地道、炸寨墙等法为掩护,发起疯狂的进攻。3月12日,在孤立无援、弹药缺乏的危急时刻,县委一边指挥战斗人员阻击敌人,一边带领群众乘雨夜突围撤往澌溪山。是役,守寨军民以牺牲17人的代价毙敌二百余。华阳寨却因此被敌炸垮十余丈,至今,仅残存部分墙脚……)

八、《我的名字叫安岗》

我的名字叫安岗
潼阳是我的故乡
虽是小小一村庄
农运史诗最辉煌

革命火种落村庄
唤醒农民斗志强
打倒土豪分田粮
烈焰如歌在唱响

农民协会首登场
苏维埃红旗飘扬
县委诞生唱大戏
赤卫队就是武装

朱德来到我家乡
打响湘粤第一枪
“海陆丰第二”确立
反动派注定遭殃

革命大潮似海浪
腐朽势力无处藏
烈火越烧火越旺
仁阳大地放光芒

几十年雨雪风霜
迎来光明奔小康
新时代号角吹响
我的大名叫安岗

(注:安岗,位于仁化县董塘镇,是仁化革命的摇篮。1925年8月24日,率先全县成立农民协会;1928年1月23日,中共仁化县委员会在安岗乡成立,阮啸仙任书记,领导仁化人民把仁化开拓成粤北武装割据的中心和“海陆丰第二”;同月28日,安岗乡苏维埃政府在安岗乡思诒堂成立,31日,中共安岗乡支部诞生)

 九、《我要当红军》

五月榴花分外明
村里来了一队兵
纪律严明精神爽
纸厂户外扎稳营

村民初次见此兵
丝毫无犯受欢迎
帽上红星亮闪闪
原来将领贵姓彭

山村宣讲闹革命
分田分地求安宁
共产党人最真诚
世界大同为和平

听了兵哥一席话
醍醐灌顶心顿明
世界大同一家人
我要跟哥去当兵

(注:1929年5月末,红五军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经闻韶向南雄进发途经扶溪镇上里社时,作短暂休整。扎营在村边造纸厂。时年,彭德怀等人在村中宣传革命道理并发动带领村民斗地主分田地。村中有好几个十七八岁的习武青年,第一次得知红军就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后,纷纷要求参加红军。本词即据此为蓝本而作)

  十、《红军到了我家乡》

霜降过后满地霜
红军来到我家乡
长途跋涉歇歇脚
温泉泡澡胜老姜

清泉潺潺山苍茫
以后征程会更长
驱除劳顿沐清汤
温暖如春祛寒凉

军民促膝话家常
民众纯朴更善良
地里刨起薯和芋
送与红军作菜粮

(注:1934年10月31日,左翼红一军团红二师前锋别动队经甘溪岭进至陈欧;11月2日,红一军团部直属队移驻陈欧。期间,利用陈欧天然温泉休整,得到陈欧人民的热情款待)

十一、《家乡梯田美如画》

旭日东升焕彩霞
山峦连绵竹影斜
层层梯田腾稻浪
稻花香里听蝉蛙

风过松林哗啦啦
红军来到我的家
传播真理闹革命
与民同乐人人爱

红军兄弟喝杯茶
肚子饿了有糍粑
他日得胜再归来
家乡梯田美如画

(注:梯田于仁化,可谓处处皆有,尤以扶溪里社梯田“广东最美梯田”和石 山是(上下结构,由“山”和“是”组成,音“yin”第四声)梯田“地球最美曲线”为名。两者皆为革命老区村,均为红军所经过之地。本歌词取综而述之之意,亦适合县域内其他有红色史的村庄梯田)

十二、《春到五岭》

春临五岭杜鹃红
翠竹纤纤衬伟松
云影庵内传喜讯
二十八县沐春风
革命胜利树伟功

减租减息风云激
粤赣湘边群情昂
协会民运雨后笋
反动势力无处藏
人民翻身得解放

六十风云如影过
青史留名颂大同
杜鹃啼血山野绿
凭吊志士敬英雄
新征程上立新功

(注:1947年3月,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中共五岭地区委员会在仁化县长江镇凌溪云影庵成立,领导粤赣湘边28个县的革命斗争)

杜兴成作曲的《男儿立志出乡关》献给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

    这首《男儿立志出乡关》是为纪念中共一大代表、革命烈士邓恩铭而创作的歌曲。词的前半段是青年革命家邓恩铭离开家乡去山东济南求学时而辑著的,后半段则是他英勇就义前而作的。邓恩铭是贵州省荔波县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该词反映了邓恩铭一生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崇高理想及英雄气慨。

邓恩铭

    张辛&吕宏伟《男儿立志出乡关》

诗 邓恩铭/作曲 杜兴成

男儿立志出乡关 张辛;吕宏伟 – 男儿立志出乡关

    《男儿立志出乡关》歌词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到处是青山。

三十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不成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到处是青山。

三十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曲作家:杜兴成简介

    杜兴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作家,贵州绥阳县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代表作有歌曲《战友之歌》《游子吟》,以及为电影《马贼的妻子》《东方巨响》等60余部影视剧(片)作曲配乐。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等会员。曾荣获“全国第一届音乐作品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以及“中国时代杰出艺术成就奖”等。

歌唱家:张辛简介

    张辛,女高音,民族唱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青年歌唱家。2004年9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吴爱华老师;2007年9月以女高音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师从博士生导师金铁霖教授。荣获中国杯共和国六十周年词曲歌手大赛金奖;荣获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金奖;荣获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中国区选拔赛铜奖;荣获第十五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北京赛区民族唱法金奖;荣获第十五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优秀奖;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铜奖;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铜奖。

歌唱家:吕宏伟简介

    吕宏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青年歌唱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研究生),师从于金铁霖教授。

先后荣获全国“爱我中华”优秀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三等奖、文化部“新人新作”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一等奖、“第十一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奖、“中国民歌榜”最佳新人奖、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

先后参加文化部春节晚会、文化部元宵晚会、全军文艺汇演、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曾在福建省歌舞剧院排演清唱剧《虎门长啸》饰演林则徐;排演《小二黑结婚》饰演小二黑;参演由赵季平作曲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 饰演虎子;参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唱《长征》。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参演中国民族歌剧《张思德》饰演张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