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杀出血路——亲视启政集团跑步在新征途中

中红网北京2020年10月7日电(胡永丰少将)

久闻【河北启政集团】,是河北正定企业的首个老典型。近年江山同志和我谈过多次,早想学习与考察,恰逢《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此召开,并是热诚精心服务的承办企业。会中,抽空与公司领导和员工作了构通,现场进行了学习调研。名不虚传,且超强于虚传。企业拥有的地宝、天宝、人宝、科宝、文宝(五宝),是独特的、稀有的,闪烁着新时代耀眼的光芒,让我惊叹不已。回京途中,激情未减,下车上机,一气呵成。匆匆之文,实属快闪,不很成熟,但能秒速同与会者和朋友所阅,获众心通,共助新时代的领袖企业,发展新经济,是撰文之初衷。

一、  抗疫复苏经济的企业急先锋

抗疫复苏经济,是当前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令。启政集团,积极响应号召,践行抗疫精神,拼命夺回巨大损失,为国争光。十月三日下午,是双庆的第二天,我到集团转了一圈。公司虽已放假,但室内却充满“双庆”另一番感人的景象“人气旺盛,勃勃生机”。许多员工志愿加班,有的抱上小孩,有的携带老人,奋战在工作岗位;有的年青人带上靓丽的妻子,舍弃热假,双双投入科技工作;川流不息的山南海北的外部人员,一批批的来此办事;服务工作人员,热情相迎,笑脸相送。正在建设的工程,工地上仍然热气腾腾。我问公司员工,他们说:“抗疫太多的损失,要把损失夺回来”.一个退役老兵对我说“年过花甲老板,还在一线拼命作战,我也不能当逃兵呵!”胡振华董事长说“国难当头,企业要为国分忧,拼老命也要夺回巨大损失。”我被这个企业英雄集体,豪迈复苏经济的急先锋感动。中国经济,正是有这样战斗在一线的红色企业将士,何愁不能腾飞。

二、  用红色文化铸造新时代企业

红色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精神、情怀,企业生命力所在。要学红、传红、用红。不能炒红、借红、污红。启政集团是此次活动的支持企业。他们积极支持服务会议,得到与会者的赞扬。胡总经理说:“这是企业学习传承革命精神,学习红色文化的极好机会。特别是从北京来了毛泽东周总理李大钊的亲属和党政军要员。这是用红色文化铸魂、树人的最好课堂。”综观社会,有的是利用红色文化炒作,有的打红色牌,不做红色事。有的利用红色文化谋取私利,严重的污红。

三、建设宝地,更要保卫宝地

守卫正定宝贵地产业,与破坏宝地作斗争。启政企业是本地企业,又是作地产和工程为主业。董事长、总经理是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亦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正定土地更是宝中之宝。要建设宝地,开发宝地,让这块热土地,在新时代发挥最大的效益。当前,保卫土地十分重要。制止乱开发、严重污染,使用土地不当等。他们投资与建设项目中,十分重视绿色环保,把生态文明放在首位。拉动绿色、环保、科技、大健康、文旅等产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医养结合管理委员会还向河北启政集团授予“医养结合河北示范基地”铜牌。

四、  智慧社区,科技领先

现正开建的智慧康乐社区,以现代人新时代的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理念、现代管理与运营、现代设备与技术,打造中国世界一流的智慧康乐艺术社区,享受新时代的幸福感、获得感,真善美的艺术感。社区将建成“数字康乐的艺术世界”。

五、两个顶级科技项目耀眼夺目

启政集团,有一个现代科技实力很强的国家级的微团队。领军人物胡静是少年出国留学多年,在国外掌握了不少新科技。爱国之情,关键时期舍弃西方大名大利,毅然回国正定家乡抱效祖国,在科技强国、强企中,颇有雄心与担当,且十分务实。初露新生代穆桂英的气慨和睿智。她与思解放,雄风、胆略过人的青年科技精英赵旭,带出一个新时代很开放、不怕苦、不怕虎的八九点钟的太阳团队。他们自主开发了一些产品。其中健康科技产品和电力产品,已具有国家领先地位,实用价值很大,深受市场青睐。作为一名老科技领导,见此“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科技后生,十分兴奋,看到中华科技光明的现在与未来。

六、千年古都焕新颜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正定,是千年古都、名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的政治家、英雄、豪杰在此大有作为。几十年前习近平主席在此担任过县领导,从这里走向改革开放东南沿海城市。对这里充满深情厚意。时刻关心曾经共过患难的同事与老区人民群众。我曾经在河北工作过几年,正定来过多次。有十多年未来。然而,这次让我最为感动。未想到变化如此之大。从启政集团和新老一代河北正定人中,我感到红色历史的回响,看到正定在党领导下的飞速前进。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古代辛弃疾希望国家金瓯无缺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决心与中红网一起,支持和服务启政集团这个红色企业典型,共建共创“中国新时代、引领数字科技健康产业的排头兵—启政集团”。

(2020年10月5日16时写于北京)

“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中红网赵朋洋摄)

2020年10月4日,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中红网赵朋洋摄)

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20年10月4日上午九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中红网杨建国摄)

灵堂中间悬挂着徐文惠同志的遗像,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中红网赵朋洋摄)

徐文惠同志的遗体躺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中红网赵朋洋摄)

徐文惠同志遗体前,摆放着亲人们送的鲜花。(中红网赵朋洋摄)

徐文惠女儿徐梅梅送的花圈。(中红网杨建国摄)

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摆放着许多单位送的花圈。(中红网杨建国摄)

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众多红色团体送了花圈。(中红网杨建国摄)

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众多革命后代送了花圈。(中红网杨建国摄)

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右二)等革命后代来到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红色图库)

解放军指战员来到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中红网杨建国摄)

徐文惠之女徐梅梅(右一)等亲属与前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亲友们握手。(中红网杨建国摄)

中红网北京2020年10月4日电(江山、赵朋洋、杨建国)

“徐文惠大姐千古!”
“徐文惠大姐,永垂不朽!”
“徐文惠大姐,我们永远想念您!”
“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会长、开国大将徐海东之女徐文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28日15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20年10月4日上午九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这天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徐文惠同志的遗体躺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灵堂中间悬挂着徐文惠同志的遗像,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其中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八路军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女红军精神研究会……送的花圈。她的女儿徐梅梅等亲属,也送了花圈。

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周恩来侄子周秉和,10月3日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顾不上参观正定这座华北古城,当天下午就匆匆赶回北京,10月4日上午来到北京八宝山,向徐文惠大姐见上最后一面;

开国上将杨得志夫人、年愈九旬的石莉在女儿杨秋华搀扶下,也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送别。

朱德外孙刘建少将,陈云之女陈伟华,以及其他众多革命后代:陈昊苏、徐小岩、栗戎生、粟惠宁、郭庶英、陈知建、黄煦、罗箭、朱佳木、罗援、罗振、刘蒨、王延、张晓龙、胡木英、高燕生、刘煜滨、刘煜鸿、陈人康、李彤妍、曾豹、张小薇、王亚利、韩琦、吴小平、宋扬之、旷平淀、王亚中、李晓林、李亚明、董绍新、扬抗美、吴皖平、王晓建、邓小燕、陈建平、张亚东、黑良杰、陈䂀、刘卫兵、刘卫平、韩毅、杨亚东等,以及特地从外地赶来的徐文惠同志祖籍湖北省大悟县代表,纷纷来到八宝山,前来向徐文惠大姐告别。

附件:徐文惠同志生平

徐文惠同志曾用名徐红,祖籍湖北省大悟县,1939年5月30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

她不足半岁,就跟随父亲徐海东、母亲周东屏从陕北前往皖东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烽火中,徐文惠同志度过了备尝艰辛的童年。

1947年9月,徐文惠同志跟随父母到达辽宁省大连市,得以进学校念书学习,1956年随父母迁居北京。随后入北京航空学院、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学习。1961年,徐文惠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分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历任军医、主治军医。

“文革”中,徐文惠同志遭到关押迫害。她曾把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埋藏起来,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历史图像。

上世纪80、90年代,徐文惠同志曾在香港的国有企业工作。后为照顾母亲周东屏和患重病的弟弟徐文忠回到北京。随即开始搜集、整理关于红二十五军、长征女红军、徐海东大将的历史资料。二十多年来,在她的组织协调和不懈努力下,拍摄、播出了文献纪录片《大将徐海东》(5集);出版了画册《徐海东大将》;协助国家邮政部门制作了纪念邮折、邮册、明信片《开国大将》。特别是2006年,她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与中国集邮总公司合作制作的邮册《巾帼英雄》,第一次较系统地记述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四路长征女红军的业绩。

徐文惠同志在许多同志的支持赞助下,先后组建成立了北京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和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承办或与兄弟研究会合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在此次疫情期间,徐文惠同志胸怀大爱,积极地向她的家乡大悟捐献了抗疫物资。近年来,举办了《忠诚之歌》、《巾帼英雄》大型图片展览,并在安徽、湖北、陕西等地赞助恢复了多处红二十五军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在搜集史料、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徐文惠同志去过不少老根据地,老区的乡亲们往往能叫得出她和哥哥的小名——“小松子”和“小林子”,这使她没齿难忘。她在陕南、陕北赞助了小学,向陕西、青海的中学捐助了电脑和书籍。她时常回大悟老家,与哥哥、姐姐、弟弟们一道,把父母亲的大部分遗物捐赠给了老家的博物馆。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徐文惠同志时刻不忘父母亲的教诲,不忘自己童年开始就穿军装,一生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她不愿增加国家的负担,主办的许多活动都是自己或儿女出资。她生活简朴,她为人谦和,出口便是“兄弟姐妹”。

在徐文惠同志离开我们之际,我们要对她说一声:走好,我们永远的文惠姐!

徐文惠同志永垂不朽!

开国上将杨得志夫人、年愈九旬的石莉在女儿杨秋华搀扶下,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送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周总理侄子周秉和(左)与刘亚楼之子刘煜滨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朱德外孙刘建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云之女陈伟华(右二)与徐文化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毅之子陈昊苏(左二)来到八宝山与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徐向前之子徐小岩与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粟裕之子栗戎生夫妇与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粟裕之子栗戎生夫妇(左一、左二),宋之光之子宋扬之(左三),董必武之孙董绍新夫妇(左四、左五),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粟裕之女粟惠宁(左一)、黑伯理之子黑良杰(左二)、高岗之子高燕生(左三)等革命后代,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赓之子陈知建与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黄克诚之子黄煦和夫人张小娴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罗青长之子罗援(左一)、罗振(左二),刘忠之女刘蒨(左三),石志本之子石磊光(左四),向徐文惠送上最后的军礼! (中红网赵朋洋摄)

罗瑞卿之子罗箭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张云逸之孙张晓龙(右一)、刘亚楼之女刘煜鸿(左二)、乔信明之子乔泰阳(右二)等革命后代,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胡乔木之女胡木英与徐文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士榘之子陈人康与徐文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刘亚楼之子刘煜滨与徐文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李达之女李彤妍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张南生之子张雁之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王宗槐之子王亚中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李真女儿李晓林(前排左一)、李天佑之子李亚明(前排左二)、旷伏兆之女旷平淀(前排左三)等革命后代,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曾涤之子曾豹(左二)、张翼之女张小薇(左四),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王宗槐之女王亚利(左一)等将军后代合唱团的革命后代们,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吴信泉之子吴小平(右)、韩振纪之女韩琦夫妇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新四军后代杨抗美与徐梅梅亲切拥抱。(中红网赵朋洋摄)

吴信泉之子吴皖平与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军史专家王晓建与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邓子恢之女邓小燕(前排左一)等革命后代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宋之光之子宋扬之与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祥之子陈建平等革命后代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高岗之子高燕生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赵朋洋摄)

“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中红网赵朋洋摄) 2020年10月4日,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中红网赵朋洋摄)灵堂中间悬挂着徐文惠同志的遗像,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中红网赵朋洋摄) 徐文惠同志的遗体躺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中红网赵朋洋摄)徐文惠同志遗体前,摆放着亲人们送的鲜花。(中红网赵朋洋摄)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20年10月4日上午九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中红网杨建国摄) 徐文惠女儿徐梅梅送的花圈。(中红网杨建国摄)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中红网杨建国摄) 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众多红色团体送了花圈。(中红网杨建国摄) 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众多革命后代送了花圈。(中红网杨建国摄) 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右二)等革命后代来到举行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的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中红网红色图库) 解放军指战员来到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场。(中红网杨建国摄)徐文惠之女徐梅梅等亲属与前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亲友们握手。(中红网杨建国摄)开国上将杨得志夫人、年愈九旬的石莉在女儿杨秋华搀扶下,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送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周总理侄子周秉和(左)与刘亚楼之子刘煜滨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朱德外孙刘建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云之女陈伟华(右二)与徐文化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黄克诚大将之子黄煦和夫人向徐文惠大姐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罗瑞卿之子罗箭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罗青长之子罗援(左一)、罗振(左二)和儿媳刘刘蒨(左三),向徐文惠送上最后的军礼! (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毅之子陈昊苏(左二)来到八宝山与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赓之子陈知建与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张云逸之孙张晓龙(右一)等革命后代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胡乔木之女胡木英与徐文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陈士榘之子陈人康与徐文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刘亚楼之子刘煜滨与徐文惠之女徐梅梅亲切握手。(中红网赵朋洋摄) 李达之女李彤妍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张南生之子张雁之来到八宝山与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黑伯理之子黑良杰(左二)等革命后代向徐文惠告别。(中红网赵朋洋摄)

中红网北京2020年10月4日电(江山、赵朋洋、杨建国)

“徐文惠大姐千古!”

“徐文惠大姐,永垂不朽!”

“徐文惠大姐,我们永远想念您!”

“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会长、开国大将徐海东之女徐文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28日15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徐文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20年10月4日上午九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这天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徐文惠同志的遗体躺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灵堂中间悬挂着徐文惠同志的遗像,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其中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八路军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女红军精神研究会……送的花圈。她的女儿徐梅梅等亲属,也送了花圈。

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周恩来侄子周秉和,10月3日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顾不上参观正定这座华北古城,当天下午就匆匆赶回北京,10月4日上午来到北京八宝山,向徐文惠大姐见上最后一面;

开国上将杨得志夫人、年愈九旬的石莉在女儿杨秋华搀扶下,也来到八宝山向徐文惠送别。

朱德外孙刘建少将,陈云之女陈伟华,以及其他众多革命后代:陈昊苏、郭庶英、陈知建、黄煦、罗箭、朱佳木、罗援、罗挺、刘蒨、王延、张晓龙、高彦生、刘煜滨、胡木英、陈人康、张亚东、黑良杰、李彤妍、陈䂀、刘卫平、韩毅、杨亚东等,以及特地从外地赶来的徐文惠同志祖籍湖北省大悟县代表,纷纷来到八宝山,前来向徐文惠大姐告别。

附件:徐文惠同志生平

徐文惠同志曾用名徐红,祖籍湖北省大悟县,1939年5月30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

她不足半岁,就跟随父亲徐海东、母亲周东屏从陕北前往皖东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烽火中,徐文惠同志度过了备尝艰辛的童年。

1947年9月,徐文惠同志跟随父母到达辽宁省大连市,得以进学校念书学习,1956年随父母迁居北京。随后入北京航空学院、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学习。1961年,徐文惠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分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历任军医、主治军医。

“文革”中,徐文惠同志遭到关押迫害。她曾把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埋藏起来,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历史图像。

上世纪80、90年代,徐文惠同志曾在香港的国有企业工作。后为照顾母亲周东屏和患重病的弟弟徐文忠回到北京。随即开始搜集、整理关于红二十五军、长征女红军、徐海东大将的历史资料。二十多年来,在她的组织协调和不懈努力下,拍摄、播出了文献纪录片《大将徐海东》(5集);出版了画册《徐海东大将》;协助国家邮政部门制作了纪念邮折、邮册、明信片《开国大将》。特别是2006年,她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与中国集邮总公司合作制作的邮册《巾帼英雄》,第一次较系统地记述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四路长征女红军的业绩。

徐文惠同志在许多同志的支持赞助下,先后组建成立了北京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和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承办或与兄弟研究会合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在此次疫情期间,徐文惠同志胸怀大爱,积极地向她的家乡大悟捐献了抗疫物资。近年来,举办了《忠诚之歌》、《巾帼英雄》大型图片展览,并在安徽、湖北、陕西等地赞助恢复了多处红二十五军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在搜集史料、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徐文惠同志去过不少老根据地,老区的乡亲们往往能叫得出她和哥哥的小名——“小松子”和“小林子”,这使她没齿难忘。她在陕南、陕北赞助了小学,向陕西、青海的中学捐助了电脑和书籍。她时常回大悟老家,与哥哥、姐姐、弟弟们一道,把父母亲的大部分遗物捐赠给了老家的博物馆。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徐文惠同志时刻不忘父母亲的教诲,不忘自己童年开始就穿军装,一生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她不愿增加国家的负担,主办的许多活动都是自己或儿女出资。她生活简朴,她为人谦和,出口便是“兄弟姐妹”。

在徐文惠同志离开我们之际,我们要对她说一声:走好,我们永远的文惠姐!

徐文惠同志永垂不朽!

 

以下照片为中红网赵朋洋摄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河北正定举行

2020年10月3日上午,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举行。图为活动的背景板。(中红网金梅摄) 颁奖典礼开始,全体起立,共同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红网金梅摄)主持人海风(左)、李聪在介绍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情况并宣读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中红网金梅摄)胡永丰少将(左一)、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左四)、周总理侄子周秉和(右一)向获奖青少年代表安炳源(左二)、陈胜(左三)、刘锦湲(右二),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中红网金梅摄)河北启政集团董事长胡振华首先在典礼上致欢迎辞。(中红网金梅摄)胡永丰少将在典礼上讲话。(中红网金梅摄)鲁继元少将(左一)、毛小青(左二)、周秉和(左三)、李建生(右二)出席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中红网金梅摄)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在典礼上致辞,讲述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爱学习爱劳动的故事。(中红网金梅摄)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安炳源在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中红网金梅摄)中红网总编辑江山(左)将毛主席儿媳刘思齐的题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转赠给该项活动的主办与承办单位河北启政集团董事长胡振华。(中红网金梅摄)。著名书画家陈东来(右二)、胡庆国(左二),向活动主办和协办单位赠送书画作品,左一为河北启政集团董事长胡振华,右一为中红网总编辑江山。(中红网金梅摄)。北京佰嘉鑫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国防大学退役大校刘克鑫(左)向参加颁奖典礼活动地嘉宾赠送个人专著《法律战线》,中红网特邀顾问、国防大学退役大校陈春华代表参会嘉宾上台接受赠书。(中红网金梅摄)
北京秀领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丽(左二)向活动主办与承办单位、河北启政集团副总经理胡静(右二)赠送《开国大典》丝绣。(中红网金梅摄)在颁奖典礼上,展示了部分获奖青少年的书法作品,受到与会嘉宾和专家的好评。(中红网金梅摄)来自江苏省丹阳市的周总理特型演员钟正云,表演了周总理的讲话模仿秀。(中红网金梅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获得者、中央戏剧学院学生王悦演唱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选段。(中红网金梅摄) 在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部分来自北京的嘉宾合影留念。第一排自左至右为:周秉和、李建生、胡振华、江山、程宝怀、胡永丰、鲁继元、毛小青、陈春华、刘克鑫、胡振国。(中红网金梅摄) 在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部分来自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四川、山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嘉宾们合影留念。第一排自左至右为:周秉和、李建生、胡振华、江山、程宝怀、胡永丰、鲁继元、毛小青、陈春华、刘克鑫、胡振国。(中红网金梅摄)在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部分来自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四川、山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嘉宾们合影留念。第一排自左至右为:周秉和、李建生、胡振华、江山、程宝怀、胡永丰、鲁继元、毛小青、陈春华、刘克鑫、胡振国。(中红网金梅摄)

2020年10月2日,在河北省正定县举行了中红网河北工作办公室揭牌仪式。自左至右:胡永丰少将,鲁继元少将、毛小青,周秉和,李建生,江山和胡振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共同祝愿红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中红网金梅摄)

中红网河北正定2020年10月3日电(江山、江河、郑斯维、陈胜)

“少年强则中国强!”

“青年人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所有的期盼终结硕果。今天上午,《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华北著名古城——河北正定如期举行。解放军将军、革命领袖后代、英烈后代、红色教育家、书画家和企业家们,纷纷祝愿和期盼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

上午十时,颁奖典礼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永丰少将、鲁继元少将和毛主席侄女毛小青走上主席台,向获得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的代表安炳源、陈胜、刘锦湲颁发了奖状、奖品和奖金,并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他叫胡振华,正定县人,河北启政集团董事长,首先代表该项活动的主办方和承办方讲话。他说,我很高兴、很激动,也很感动。我代表河北启政集团全体员工,向在百忙中远道而来的胡永丰少将、鲁继元少将,革命领袖和英烈后代毛小青、周秉和、李建生,向我们的老领导、老朋友程宝怀老县长、江山总编辑等嘉宾,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衷心地感谢您们的光临!

胡振华董事长说,作为在新中国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在中国这片苍茫而辽阔的土地上,我亲历了祖国的沧桑巨变,深切感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今年,在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伟大胜利,我更加感恩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感恩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将不辱使命、勇担责任,大力支持《中红网》的红色文化事业,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他叫胡永丰,出生在四川中江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家乡,解放军少将,曾先后担任军委总部部长,廊坊陆军导弹学院、合肥炮兵技术学院和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院长。退役后,他潜心研究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上世纪80年代以“电脑将军”、九十年代以“数字化将军”享誉国内外。新世纪老骥伏枥,“云将军”在路上。在典礼上的讲话中,他高度评价此次颁奖盛典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庆国庆、中秋两节之际,同时庆抗疫胜利、庆四届才艺丰收,有着四个庆祝合一、内涵丰富的活动,充分体现和显示了国泰民安,亿家团圆,百姓欢颜,艺花大绽。

胡将军说,盛典鲜明的主题是“传承红色精神,发展红色才艺”。红色精神(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根、魂和情。有了它,才有生命力。红色才艺(才智与艺术)讲的是真善美,反对的是假丑恶。我们有了它,才有为人民服务的高超本领。此次活动是创新“红色精神、红色人才、红色才艺、红色氛围”的四红平台。现代社会,还存在着假丑恶、黄赌毒,这些还在毒害着青少年,争夺着青少年。我们要用红色正能量战胜邪恶,大力培育红色接班人。毛主席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青年时期为革命,为人民的奋斗业绩,就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胡将军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深深地感到,青少年时期,打好基础,拥有童子功,将对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青少年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成长起来的。我十二岁跟兄做地下交通,十四岁转入解放军,十五岁到朝鲜,那是娃娃兵,后来当连长。残酷悲壮的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与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作战,用20多万英雄鲜血,取得了伟大胜利,真是不易啊!一把炒面一把血。一战雪百耻,一举结束了百年来中国屡战屡败的历史。62年参加了雪域高原的中印反击战、69年中苏珍岛和79年对越作战。

胡将军说,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习主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讲五点寄语:一、健康好,无强健身体,其它是零。身体从小强起。二、品德好,爱党爱国爱军爱民,核心是爱百姓,为百姓服务。要传承红色精神。三、智能好,讲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四、才艺好,讲的是艺术能力。真善美,是精神与物质的最高境界,最高的本事与能力。五、科技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战斗力、教育力、艺术力。青少年应当学科技、用科技、作发明科技的先锋。一点建议:将四届才艺的作品和人才,组织传承红色精神,发展红色才艺的《数字青少年红色艺术团》进行典型宣传。

她叫毛小青,毛泽东堂弟毛泽连的女儿,毛主席的侄女,她在讲话中介绍了毛主席在青少年时期,爱学习、爱劳动的故事。毛小青说,少年强则国强,红色基因代代传。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回顾毛主席在青少年时期爱学习爱劳动的故事。毛主席少年时代特别爱读书,尤其爱读“杂书”。读“杂书”并不是消遣娱乐,而是引发了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的思想性格。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毛主席伟大的一生。毛主席少年时期在韶山读了6年书,换了7所私塾,17岁时离开家乡,前往湘乡东山学堂上学,当时他便写下了《七绝·改诗赠父亲》向父亲明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私塾,先生教的是“四书”、“五经”、《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书。虽然毛泽东觉得枯燥乏味,但学习还是认真的。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也这样说道:“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飞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期瞒着老师读的,老师憎恨这些禁书,并把它们说成是邪书。我经常在学校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经书把它们盖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

毛小青说,这些传奇小说触动了少年毛泽东的心灵,他开始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进行思考。起初,他只是在思想上开始观察和思考社会。通过思考,他认识到这个社会太不公平,社会各层面的人处境各不相同,差别明显,即便家庭也是如此,女人与男人之间就不平等。毛泽东在与斯诺的那次长谈中说道:“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开始在地里进行长时间的劳动,给雇工们当助手,白天干一个劳力的活,晚上替我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能够继续学习,就像牛闯进了菜园子,贪婪地阅读我能够找到的除了经书以外的一切书籍……我继续读中国旧小说和故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个特别之处,就是里面没有种地的农民。人物都是勇士、官员或者文人学士,没有农民当主角。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全都颂扬武士,颂扬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地的,因为他们拥有并控制土地,并且显然是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的。”从小说中,少年毛泽东感受到,中国的农民实在太贫苦了。官僚地主们相互勾结欺压老百姓,老百姓逼得没活路了,他们只得造反以图生存。因此,毛泽东十分同情弱者和造反者,认为农民造反有理。这种思想和认识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

毛小青说,少年毛泽东很会学以致用。他常常是边劳动时边读书,过去是各家孩子放各家的牛,读了书以后,也学起了当头领管事的本领。他把附近的放牛伙伴组织起来,一面派人轮流放牧,一面与其他伙伴读书做游戏,讲故事、采果子,这样牛吃饱了,牧牛的孩童们也开心,少年时期毛泽东便有了组织和指挥才能。毛主席不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十分认真,种菜能把菜园收拾得像个花园,喂牛喂猪,能让它们不长虱子,栏楼打扫得干干净净,牛猪从不害病。毛主席小时候的种种经历,使他认识到社会的种种弊端,加深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正在此时,他接触到了《盛世危言》这本书,书中介绍了西方社会近代的进步,中国的落后受辱以及作者提出对中国社会改造的种种言论,这使少年毛泽东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开始寻找并阅读救亡图存的报章书籍。此时,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中国将向何处去?带着对国家命运、对民族前途的困惑,后来毛主席走出了韶山,走出了湘乡,走出了长沙,走向了山外的大世界,开始了新的人生之旅。毛主席之所以伟大,之所以睿智,之所以博学,与他一生酷爱读书是分不开的。

毛小青还谈到,毛主席是1976年9月9日凌晨十分逝世的。根据护士长护理纪录记载,他在9月8日也就是去世前一天,读书十一次,共计两小时五十分钟。毛主席说过,宁可一日不吃饭,不可一日不读书。他在1939年在延安跟八路军干部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好比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毛主席是我们读书的榜样!

他叫安炳源,海南省海口市经济学院学生,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获得者,他作为获奖者代表在颁奖典礼上讲话,他说,当我得知获得一等奖时,我心情非常激动。感谢《中红网》等单位开展的这次评选活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对我的支持和肯定。光阴荏苒,一转眼我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三年。回首这三年的生活,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技能。自己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也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我的性格变得更加坚毅,对于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更加强烈。在即将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要学着从更高的层次去看待社会,多了解社会动态与发展形势,为今后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今天上午听了胡将军等老前辈的讲话,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决心。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关怀下,我愿意奋发图强报效国家,坚决拥护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今天的颁奖典礼上,中红网总编辑江山将毛主席儿媳刘思齐的题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转赠给该项活动的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河北启政集团,与董事长胡振华一起合影留念。著名书画家陈东来、胡庆国将自己的书画作品,赠送给河北启政集团董事长胡振华。北京秀领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丽,向活动的主办与承办单位、河北启政集团副总经理胡静,赠送了《开国大典》丝绣。

在颁奖典礼仪式上,展示了部分获奖青少年的书法作品,受到与会嘉宾和专家的好评。

在颁奖典礼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获得者、中央戏剧学院学生王悦,演唱了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选段。来自江苏省丹阳市的周总理特型演员钟正云,表演了周总理的讲话模仿秀。他们的精彩表演,不时博得全场嘉宾和观众的热烈掌声。

昨天,还举行了中红网河北工作办公室揭牌仪式。胡永丰少将,鲁继元少将、毛小青,周秉和,李建生,江山和胡振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共同祝愿红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链接一:参加今天颁奖典礼活动的有关方面领导和嘉宾有:

胡永丰:曾先后担任军委总部部长、廊坊陆军导弹学院、合肥炮兵技术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院长,少将

鲁继元:原黄金部队总工程师、少将

毛小青:毛主席侄女

周秉和:周总理侄子

李建生:李大钊烈士孙子

陈春华:国防大学,大校

刘克鑫:国防大学,大校

肖春华:革命后代,原262医院门诊主治医师

刘畅:革命后代,原北京北方华晶酒店管理公司顾问

程宝怀:原正定县委副书记、县长,原石家庄市政府巡视员

狄运武:程宝怀秘书、石家庄市经济学会会长

江  山: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

胡振华:河北启政集团董事长

胡振国:河北启政集团总经理

张彩欣:河北创新国际研修学院副院长

王金刚:石家庄市教育学会秘书长

胡  静:河北启政集团副总经理

赵  旭:河北启政集团副总经理

赵  林: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秘书长

刘奇洪:南京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东来:著名书法家

胡庆国:著名画家

李  亮:北京红色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

余金伟:毛小青助理

贾俊华:正定县人大原代表工委主任

史俊明:正定县档案馆原馆长

徐庚新:原正定县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

成  林: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员、四川省古蔺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陈  勇:四川省古蔺县邮政公司总经理助理

张绍辉:胡永丰少将秘书

李京林:河北省武安市捷达安物流公司总经理

张红东:山西省九年大学生村官

 

链接二: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的指导单位是: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主办单位是:

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

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华夏网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网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中国网创新中国编辑部

常州市武进区关工委

江苏省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党工委

河北启政集团

中国尊老爱幼一老一小工程网

华百网

承办单位是:

河北启政集团

石家庄大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