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振兴中医座谈会在京举行

2020年7月1日上午,第一届振兴中医药座谈会在北京万寿阳光老年公寓十层会议室举行,图为会场情景。(中红网金梅摄)

座谈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并为在抗疫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默哀。(中红网金梅摄)

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老子研究会会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华夏道医委员会原会长萧鸣主持座谈会并致开幕词。(中红网金梅摄)

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长、解放军炮兵学院院长、陆军导弹学院院长、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第一副院长,少将胡永丰在座谈会上致辞。(中红网金梅摄)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俄罗斯东欧中亚分会副会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华夏道医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惠云(右)致辞。(中红网金梅摄)

北京大卫中医医院院长、中医专家张占宗致辞。(中红网金梅摄)

北京辛氏传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辛氏传承)董事长靳晓玲致辞。(中红网金梅摄)

北京孟林蜂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浩致辞。(中红网金梅摄)

环慈(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致辞(中红网金梅摄)

北京久大康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钧现场展示阜生堂开络液

北京乐善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补元气攻克心脑血管病发明人崔海金现场与大家交流心脑血管疾病的经验。(中红网金梅摄)

北京仙栖谷养老院总经理杨罡(左)发言。(中红网金梅摄)

中华人体脊柱筋骨平衡手法创始人、泽正堂专家张玉和现场展示三椎五法手法。(中红网金梅摄)

薛氏修复刮骨正骨疗法第四代传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技术合作中心客座教授、泽正堂专家张守彬讲述了正骨疗法。(中红网金梅摄)

萧鸣会长(左一)、中红网总编辑江山(中)、闫庆华董事长在亲切交谈。(中红网金梅摄)

嘉宾参观中医按摩妙招(中红网金梅摄)

第一届振兴中医药座谈会嘉宾部分合影留念。(中红网金梅摄)

    中红网北京2020年7月1日电(江山、霍金梅、陈胜)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在抗疫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之际,有关方面领导、中医专家、企业家代表等,今天上午在北京万寿阳光老年公寓举行了第一届振兴中医座谈会,认真学习毛主席、习总书记有关发展中医药学的指示,充分交流和研讨中医在治疗疾病保障健康方面包括这次抗击新型肺炎中的经验体会,全面落实国家“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使其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

座谈会开始,大家起立高唱国歌,并为在抗疫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默哀。

中组部原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会长张全景,毛泽东主席儿媳、毛岸英烈士妻子刘思齐等担任座谈会荣誉指导。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老子研究会会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华夏道医委员会原会长萧鸣主持了座谈会。由于处于疫情之中,在座谈会上,北京领导致辞实行现场直播,外地代表致辞实行视频录播。萧鸣会长在开幕词中指出,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毛主席、习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学的指示,全面落实国家“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交流和研讨中医在治疗疾病保障健康方面包括这次抗击新型肺炎中的经验体会,积极探讨中医当年面临的困境,即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以及如何尽快走出困境的举措建议,抓住历史机遇,掌握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主导权,并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中医国际传播和发展新平台,大力推进中医事业实行产业化、产品化和世界化,尽快让中医药学瑰宝重焕光彩。

在热烈的掌声中,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某部正军职领导胡永丰少将首先致辞。他说,今天是伟大共产党99周岁生日华诞。应邀参加第一届《振兴中医座谈会》并第一个发言,心情无比激动,感慨良多。作为少年跟党,奋战70余年的老党员、老战士,从旧社会、从战火中走过的老同志,深深感受,振兴中医的使命感(极其重要)紧迫感(秒速时代)奋战感(青春依在),油然而生。诗曰:

七月流火,跟党操戈。当代华佗,血战恶魔。
生命至上,辉映山河。百载不老,万岁凯歌。

首先,我们要对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战斗在第一线牺牲的烈士,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发展中医作出贡献的同志,表示由衷地感谢!对此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

一、【振兴中医】会议的重要性。振兴中医,是振兴中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们当代人神圣的历史使命。中医是我们智慧、勤劳、勇敢的祖先,几千年来创造、发明的伟大的医学科学奇迹。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贡献,在新时代依然闪闪发光。我们应世世代代地传承与发展下去。新冠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这场防控阻击战,中医在国内外的大量广泛运用,凸显中医的神奇威力与作用。千年中医瑰宝,新时代闪射灿烂光茫芒。其受众面的疗效性,不可代替的独特性,命运与共的国际性,医药资源的丰富性,科学文化的闪光性,是其它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萧会长、江山总编主持的这次会议,是新时代引领振兴中医,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必将为传承和发展中医伟大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出创新性的重大历史贡献!

二、【振兴中医】的战略意义。毛主席说:“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他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创造的医学科学奇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从整体观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中医是具有中国原创性的医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最悠久、理论与实践体系保留最完整的世界传统医药学,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可,被世人称为中国奇迹,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近百年来,中医受到国内外反对势力的影响,发展是艰苦而缓慢,有时是危机四伏。中医面临的困境,思维弱化、评价西化、学术异化、技术退化、特色优势淡化。然而,中医毕竟是中国医学的瑰宝,充满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突破困境,复兴中医药,让中医药造福人类健康,既是国策,也是民意,更是中医人的心声,也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

三、【振兴中医】的八点建议。如何振兴,需解决八个关键问题,形成系统的整体力量,推进振兴中医。

1、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振兴中医的核心力量,传承与发展中医的生命所在。这次抗疫能取得神奇般的成果,就在于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习主席的亲自指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从思想政治上、体制上、文教上、经济上加大对振兴中医的改革和投入的力度。

2、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中医来自人民,为人民是目的。依靠群众力量,打人民战争。靠少数人,只能冷冷清清,是无生命的。

3、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中医的现代化,是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模式。运用大数据、数学模型、区块链、人工职能、模拟实验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引领传统中医的转型与升级。建立中医数据库、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实验室,进行模拟。

4、加快中西结合的步伐。中西医各有优势和短板。深度融合,扬长补短,就能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强大的医治力量。现状是西强中弱,差异大,不平衡。首先从领导、体制、人才和投入四个方面加强。

5、宏扬灿烂的中医文化。中医从一开始就是以人为核心,以自然为基础而建立的一门学科。提倡救死扶伤、防病养生;养老长寿,美容健身;健康旅游,扶贫脱困;科学研究;文化传播,修身养性。几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添充、完善,形成磅礴宏大、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

6、大力发展中医产业。中医事业,离不开产业,经济是基础。中医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抗击新冠肺炎,发展中医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7、发挥典型的先锋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抓人才、医医院及民间的典型。要大力宣传90岁的屠呦呦,喏贝尔奖获得者,还有张伯礼院士,北京中医院刘清泉院长等。

8、创建振兴中医的数字新闻媒体。党的软实力平台。江山领导的中红网是传媒的楷模。其特点是四红:红色内容、红色人物、红色声音、红色团队。四声:党的声音、人民的声音、正义的声音、战斗的声音。坚决反对媒体的商业化、娱乐化、低俗化、自由化的思潮。建议成为振兴中医的媒体平台。

胡永丰少将最后说,振兴中医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勇挑重担,把这件事做实做大做强。组织与会志愿者平台。建议领军人物是萧会长和江山老师。团结奋战,为推进中医振兴贡献力量。祝会议成功!祝与会者身心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随后,全国政协常委、《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作者、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原主任金日光教授在致辞(座谈会上代读)中谈到,在钱学森老先生在世時,钱老看到金日光用量子化学、第四统計学、催化反应动力学、当代胚胎发生学來解读《黄帝内经》及其中医学原理之后,钱老对中医学下了这样的定义:中医是(超)前科学、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顶级的生命科学,医学的未來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西医要向中医学习!钱老还说,《黄帝内经》及其中医学早就在喜马拉雅山顶上,但是当代中医界还不大知道这样的高尚境界,他们都是很低调,只有像我这样的外行,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医的真正功效与作用。金日光说,至于我本人,一直为中医的高端科学性大喊大叫,特别是对此次抗疫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三方三药的科学性作了详细的解读,建议各位参照和多多宣传!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俄罗斯东欧中亚分会副会长、华夏道医委员副会长、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惠云在讲话中指出,振兴中医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谈论了好多年了,我们的国家,我们需要健康的人民,我们历代中医人为之而奋斗了好多年,也企盼了太多年了。中医能不能振兴,怎样才能真正振兴,我们呼吁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能振兴?原因究竟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再有自上而下得力措施和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中医振兴”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医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优秀的中医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振兴中医是我们的深深使命和责任。特别是在这场与来势凶猛的新冠病毒的瘟疫激战中,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医中药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就是说全人类都需要中医,十四亿人口都期望中医振兴,只有振兴中医才能解决全民的健康问题。

张惠云说,振兴中医:必须提高中医中药的医学地位。多年来,由于中医在国内不是主流医学,中医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中医市场萎缩,业务很难开展,中医从业人员生存都困难,所以在任何一家医院中医都不会比西医受重视,就是中医院也在逐步西化,一些中医绝技精湛也难登大雅之堂。中医人本身也失去了信心,民众对中医的认识不足、众多民间高手生存困难,他们的后代看到父辈在中医界的地位和行医的艰辛,不愿做中医,拒绝学中医绝技,中医出现了传承危机,独门绝技濒临失传。民众对其失去信任和理解,使得中医的发展步履维艰,被边缘化了。几十年来,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到了现在,已经遭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人抛弃。国人得了病,都是首先选择西医,只有到了用西医久治无果之后,一些人才考虑选择中医。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医地位太低了,在岗的中医不被重视,有真本事的中医被挡在门外,医院里没几个人看病先选中医的,中医在中国已经衰落到什么地步了。好多学有所成、身怀绝技的中医人无奈跑到国外发展,造成大量的中医人才流失,有的给外国人看病,有的给老外培养人才,仅有少数人受到重用,有的成了美国、加拿大中医局的领导层或首席顾问。有些流失在国外的老中医不无感慨地说“中医起源于中国、却发展于外国”那么,中医在国外是什么状况呢?

张惠云指出,如今,中医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有的国家逐渐步入主流,有的把中医针灸纳入了世界医学的体系。特别是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在防病治病方面的优势,更是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中医爱好者,纷纷来中国学中医,学非药物疗法。特别是欧美国家已越来越普遍的使用针灸,并已纳入医疗报销体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曾亲自任命中医专家为美国医学顾问,美国议员联名提议推广中医药,认同中医与西医同为独立科学体系。在美国全军普及中医针灸、并列为军医工作的一部分。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已有9万多个中医诊所,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已达30多万。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医的发展,号召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中医姓“中’,无论走到哪个国家,中医永远“姓中”,中国人有责任让中医振兴,发展壮大起来!中医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国家和人民相信中医一定能维护国人健康,是我国中医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的神奇魅力无处不在,在国内,为国分忧,为民解痛,为国人健康服务;在国外,为国争光,凸显神奇疗效,成了带动中医与世界各国合作的切入点。中医要用自己的真材实力征服病魔,让国人看到中医独特疗效和显著优势,要想振兴中医,要想改变中医的命运,必须提高中医的医学地位和战略地位,中医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北京乐善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补元气攻克心脑血管病发明人崔海金在讲话中认为,振兴中医需要一场立身之战。他说,中医在中国没有地位,有太多的怨恨和不理解。就像新中国成立之后,仍然被西方瞧不起。是朝鲜战争这个立国之战,让中国人真正在世界上站了起来,赢得了尊重。报怨没有用,中医需要一场立身之战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崔海金院长表示,北京乐善堂现在要发起一场中医的立身之战。他说,振兴中医如同中国和西方医学领域的一场战争。中国的医学领域实际上早已成为西方医学文化的殖民地。中医是一个被殖民者。振兴中医实际上是一场反对殖民统制的文化战爭。我认为,在振兴中医的战场上,不可四面出击,因该应用毛主席的战略,那就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集中兵力攻战医学第一制高点。占领了医学第一制高点,西方医学才会在学术上臣服于中医,中医和西医才有可能平等发展。二十年来,北京乐善堂一直在研发可以攻占医学第一制高点–心脑血管病的中药产品。这个产品我们研发成功了,并且已经在市场上检验了19年。这个产品的名字叫黄太利德正合丸。

据崔海金介绍,黄太利德的功效如下:

1、 可以承诺百分之八十的冠心病患者不做心脏支架、搭桥和起搏器手术。实际上,十九年来我们的失败率仍然为零。

2、 可以让心脏衰竭,等待死亡的病人迅速起死回生。我们已经挽救了无数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的心衰病人。

3、 可以让脑梗、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迅速得到康复。

4.、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我们可以郑重宣布,黄太利德正合丸已经成功攻克了心脑血管病。

黄太利德攻克心脑血管病的社会意义如下:

1. 黄太利德已经在心脑血管病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全颠覆了西方医学。

2 .心脑血管病占据着世界医药市场百分之三十的份额,攻克心脑血管病,意味着,中国将收复世界医药市场三分天下。中国将会再次领航世界医学。

3 . 战胜了心脑血管病,人类的寿命会增加二十年以上,本产品首先在中国得到推广,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长寿大国。

4. 一位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黄太利德的年平均费用是一万八千元,中国有三亿心脑血管病患者,全部用上黄太利德,将是5.4万亿的销售额。因此我说,黄太利德将会为中国催生出若干个世界级的独角兽企业。

5. 华为5G占了百分之二十七的专利,每年六千多亿的营业额,已经让美国感到恐慌,并举国家之力打压华为。而黄太利德有百分之百的专利,将会产生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的营业额,会对美国产生怎样的震撼,大家可以想像而知。

黄海金充满信心地说,黄太利德一定会为中国经济腾飞插上翅膀,让我们早日实现健康梦,长寿梦,强国梦。也就是习主席为我们制定的中国梦!

在座谈会致辞的还有:环慈(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北京大卫中医医院院长张占宗,北京中医世家辛氏传承公司董事长靳晓玲,北京久大康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钧,北京孟林蜂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浩,北京仙栖谷养老院总经理杨罡,北京万寿阳光老年公寓董事长闫庆华,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非药物疗效法专家、中华人体脊柱筋骨平衡手法创始人张玉和,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非药物疗效法专家、薛氏修复刮骨正骨疗法第四代传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技术合作中心客座教授张守彬,中红网总编辑江山等。

大家在发言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是具有中国原创性的医学,是中国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发明之一,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最悠久、理论与实践体系保留最完整的世界传统医药学,既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可,被世人称为中国奇迹,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近百年来,不少国人在“全盘西化”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排挤和打压中医。民间中医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民间独门绝技更是寸步为艰。好在事实胜于雄辩,在今年抗击新型冠状肺炎中,中医再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医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突破困境,复兴中医药,让中医药造福人类健康,既是国策,也是民意,更是中医的心声。

参加今天座谈会的还有:北京传统推拿治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东升,北京岐黄草堂医疗科技中心主任吕施达,北京孟林蜂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邢爱军,环慈(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武汉虹烨生物电经络保健养生中心总经理刘钇宏等。

外地代表因疫情没有来北京,而用视频形式参加了今天座谈会的嘉宾有:湖北省中医大学教授程方平,江苏省江阴市著名民间中医郑军,河北清竹集团公司董事长郭竹清,河南省汝州市寄料镇民间中医李春江,浙江温州泰顺祖传中医等施云龙等。

第一届振兴中医座谈会的主办单位是中国萧军研究会,承办单位是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协办单位是中国萧军研究会华夏道医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万寿阳光老年公寓、北京大卫中医专科医院、北京久大康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乐善堂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世家辛氏传承公司、北京孟林蜂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仙栖谷养老院、北京传统推拿治疗研究会、河北清竹集团公司、辽宁省企业家北京商会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